|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陈有兰溪地质条件参数的选取及量化 | 第17-27页 |
| 2.1 山坡土体渗透性对浅表层土质滑坡的影响 | 第17-18页 |
| 2.2 渗透系数的取值及量化 | 第18-21页 |
| 2.3 山坡裂隙对浅表层土质滑坡的影响 | 第21-22页 |
| 2.4 土体中黏土矿物含量与裂隙发育度的相关性 | 第22页 |
| 2.5 黏土指标的量化标准及计算 | 第22-27页 |
| 第3章 在陈有兰溪建立初步泥石流预报模型 | 第27-37页 |
| 3.1 陈有兰溪流域在敏督利台风后泥石流灾害概况 | 第27-28页 |
| 3.2 地形、降雨条件及渗透指标综合分析 | 第28-35页 |
| 3.3 地形、降雨条件、渗透指标及黏土指标综合分析 | 第35-37页 |
| 第4章 建立通用泥石流预报模型 | 第37-43页 |
| 4.1 贵州望谟2011年“6.6”泥石流灾害概况 | 第37-39页 |
| 4.2 降雨参数引入降雨变差系数 | 第39页 |
| 4.3 泥石流预报模型建立 | 第39-43页 |
| 第5章 多地区泥石流预报模型验证 | 第43-80页 |
| 5.1 辽宁岫岩模型验证 | 第43-71页 |
| 5.1.1 辽宁岫岩1982年泥石流模型验证 | 第43-54页 |
| 5.1.2 辽宁岫岩1987年泥石流模型验证 | 第54-58页 |
| 5.1.3 辽宁岫岩1989年泥石流模型验证 | 第58-62页 |
| 5.1.4 辽宁岫岩2012年泥石流模型验证 | 第62-71页 |
| 5.2 四川南江2015年泥石流模型验证 | 第71-75页 |
| 5.3 四川德昌2004年泥石流模型验证 | 第75-77页 |
| 5.4 浙江乐清2004年泥石流模型验证 | 第77-80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80-82页 |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