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传感器技术 | 第14-17页 |
1.2.1 传感器的定义 | 第14-16页 |
1.2.2 传感器的分类 | 第16-17页 |
1.2.3 传感器的功能 | 第17页 |
1.3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 | 第17-21页 |
1.3.1 电流型生物传感器 | 第18-19页 |
1.3.2 常用控制电势技术 | 第19-20页 |
1.3.3 电流型酶传感器 | 第20-21页 |
1.3.4 酶的固定化 | 第21页 |
1.4 丝网印刷电极 | 第21-23页 |
1.5 微电极阵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6 分子识别 | 第24-25页 |
1.7 普鲁士蓝的性质结构及应用 | 第25-28页 |
1.7.1 普鲁士蓝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 第25-26页 |
1.7.2 普鲁士蓝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 第26-27页 |
1.7.3 普鲁士蓝修饰电极的改性 | 第27-28页 |
1.8 电化学仪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8页 |
1.9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1.10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双通道普鲁士蓝丝网印刷电极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 | 第31-44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2.2.2 DSPE的制备与修饰 | 第32-33页 |
2.2.3 电化学检测 | 第33页 |
2.2.4 实际样品 | 第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2.3.0 检测机理 | 第33-34页 |
2.3.1 PB-DSPE 电极的特性表征 | 第34-35页 |
2.3.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35-38页 |
2.3.3 Nafion-AChE/PB-DSPE 对 ATCh的电流响应 | 第38-39页 |
2.3.4 农药浸泡时间对抑制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5 抑制曲线 | 第40页 |
2.3.6 干扰与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40-42页 |
2.3.7 稳定性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双通道普鲁士蓝电极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 | 第44-60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5-46页 |
3.2.2 DSPE、PB/DSPE 和 FAOD/PB/DSPE的制备 | 第46页 |
3.2.3 电化学检测 | 第46页 |
3.2.4 模拟样品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9页 |
3.3.1 检测机理 | 第47-48页 |
3.3.2 PB/DSPE 的表征 | 第48-50页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50-54页 |
3.3.4 HbA1c和GSP的标准曲线 | 第54-55页 |
3.3.5 模拟样品的测定 | 第55-58页 |
3.3.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58-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普鲁士蓝修饰电极的改性及其检测应用 | 第60-73页 |
4.1 引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2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61页 |
4.2.2 DSPE、THAM-PB/DSPE和FAOD/THAM-PB/DSPE的制备 | 第61-62页 |
4.2.3 电化学检测 | 第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2页 |
4.3.1 THAM-PB/DSPE电极的表征 | 第62-66页 |
4.3.2 THAM-PB/DSPE对测量H_2O_2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7-71页 |
4.3.4 HbA1c和GSP的标准曲线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5.1 总结 | 第73-74页 |
5.2 创新点 | 第74-75页 |
5.3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