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9-22页 |
1 绪论 | 第22-4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2-25页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第25-47页 |
1.2.1 LED器件的热管理 | 第25-30页 |
1.2.2 LED散热基板的传热性能 | 第30-33页 |
1.2.3 热管技术及结构优化 | 第33-40页 |
1.2.4 微热管的灌封技术 | 第40-44页 |
1.2.5 微热管的传热特性 | 第44-4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47-49页 |
2 微槽平板热管中微槽群结构的设计与制作 | 第49-86页 |
2.1 毛细模型 | 第49-61页 |
2.1.1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 第49-51页 |
2.1.2 三角形/矩形槽道的压力降计算 | 第51-61页 |
2.2 微槽群结构的设计 | 第61-67页 |
2.2.1 基于刻蚀技术的微结构 | 第61-63页 |
2.2.2 基于微电铸技术的微结构 | 第63-64页 |
2.2.3 微槽群的结构改进 | 第64-67页 |
2.3 微槽平板热管的加工工艺 | 第67-73页 |
2.3.1 基板的加工制作 | 第67-71页 |
2.3.2 盖板的加工制作 | 第71-72页 |
2.3.3 基板与盖板的封接 | 第72-73页 |
2.4 两相流数值仿真研究 | 第73-84页 |
2.4.1 物理模型 | 第73-76页 |
2.4.2 数学模型 | 第76-79页 |
2.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9-8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3 微槽平板热管的精确灌封方法研究 | 第86-106页 |
3.1 双孔抽真空-注液-冷焊灌封方法 | 第86-87页 |
3.2 蠕动泵缓冲-隔离式工质灌注方法 | 第87-95页 |
3.2.1 蠕动泵输运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88-89页 |
3.2.2 大压差下管内工质流动特性的仿真研究 | 第89-92页 |
3.2.3 蠕动泵缓冲-隔离式灌注装置的研制 | 第92-95页 |
3.3 使用低熔点合金密封微槽平板热管的研究 | 第95-103页 |
3.3.1 低熔点合金及特性 | 第95-96页 |
3.3.2 辅助密封沟道的设计 | 第96-97页 |
3.3.3 低熔点合金密封性能的研究 | 第97-103页 |
3.4 微槽平板热管的灌封工艺 | 第103-10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4 热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 | 第106-125页 |
4.1 微槽平板热管热性能评价参数 | 第106-111页 |
4.1.1 当量导热系数参数 | 第106-108页 |
4.1.2 热阻网络及热阻参数 | 第108-109页 |
4.1.3 毛细极限热流量参数 | 第109-111页 |
4.2 特征区域的温度测量 | 第111-118页 |
4.2.1 热电偶接触式测温方法 | 第111-113页 |
4.2.2 红外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 第113-118页 |
4.3 加热源及功率控制 | 第118-121页 |
4.3.1 加热源的选择 | 第118-119页 |
4.3.2 功率控制方法 | 第119-121页 |
4.4 测试系统的机械装置设计 | 第121-12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5 微槽平板热管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125-138页 |
5.1 灌注率对传热的影响 | 第125-131页 |
5.2 微槽结构尺寸对传热的影响 | 第131-133页 |
5.3 工作倾斜角度对传热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5.4 集成微槽平板热管的LED模组的传热特性研究 | 第134-13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38-141页 |
6.1 结论 | 第138-139页 |
6.2 创新点 | 第139-140页 |
6.3 展望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50-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