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6-39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6-20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20-2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3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33-35页 |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 第35-39页 |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 第39-84页 |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 第39-62页 |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 第39-52页 |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 第52-55页 |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 第55-58页 |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 第58-62页 |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 第62-72页 |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 第62-63页 |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 第63-68页 |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 第68-72页 |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 第72-84页 |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 第72-77页 |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 第77-79页 |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 第79-84页 |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 第84-121页 |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 第84-99页 |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 第84-92页 |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 第92-99页 |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 第99-108页 |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 第99-104页 |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 第104-108页 |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 第108-121页 |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 第108-111页 |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 第111-118页 |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 第118-121页 |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 第121-177页 |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 第121-149页 |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 第121-132页 |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 第132-142页 |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 第142-149页 |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 第149-158页 |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 第149-152页 |
二、学生卫生运动 | 第152-157页 |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 第157-158页 |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 第158-177页 |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 第158-165页 |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 第165-172页 |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 第172-177页 |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 第177-225页 |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 第177-185页 |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 第177-181页 |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 第181-185页 |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 第185-192页 |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 第186-188页 |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 第188-192页 |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 第192-216页 |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 第192-201页 |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 第201-216页 |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 第216-225页 |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 第216-218页 |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 第218-220页 |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 第220-225页 |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 第225-261页 |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 第225-250页 |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 第225-231页 |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 第231-241页 |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 第241-244页 |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 第244-250页 |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 第250-261页 |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 第250-254页 |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 第254-259页 |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 第259-261页 |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 第261-294页 |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 第261-267页 |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 第261-264页 |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 第264-267页 |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 第267-282页 |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 第267-271页 |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 第271-277页 |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 第277-281页 |
四、自杀个案分析 | 第281-282页 |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 第282-288页 |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 第282-284页 |
二、喋血三·一八 | 第284-286页 |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 第286-288页 |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 第288-294页 |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 第289-291页 |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 第291页 |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 第291-292页 |
四、生死本轮回 | 第292-294页 |
结语 | 第294-298页 |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 第294-295页 |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 第295-296页 |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 第296-298页 |
参考文献 | 第298-315页 |
后记 | 第315-3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