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基于政府视角的PPP项目激励机制模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技术路线图第20-21页
第二章 PPP模式相关理论与收益分配问题第21-37页
    2.1 PPP模式相关理论第21-25页
        2.1.1 PPP模式的分类第21-23页
        2.1.2 PPP模式的机遇与风险分析第23-25页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5-31页
        2.2.1 PPP项目的利益相关者第25-27页
        2.2.2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同关系第27-28页
        2.2.3 PPP项目合作伙伴的关系管理第28-31页
    2.3 PPP模式的收益分配问题第31-35页
        2.3.1 PPP项目的收益分配模式第31页
        2.3.2 PPP项目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第31-32页
        2.3.3 PPP项目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2.3.4 PPP项目收益分配主体的利益诉求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模型假设与建立第37-53页
    3.1 政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分析第37-44页
        3.1.1 政企关系的影响因素第37-38页
        3.1.2 信息不对称问题第38-40页
        3.1.3 社会资本的行为分析第40-43页
        3.1.4 政府部门的应对机制第43-44页
    3.2 政府部门的激励机制分析第44-46页
        3.2.1 激励机制第44-45页
        3.2.2 研究问题描述第45-46页
    3.3 模型的假设第46-47页
        3.3.1 理性经济人第46页
        3.3.2 信息不对称第46-47页
    3.4 模型的建立第47-51页
        3.4.1 项目总收益第47-48页
        3.4.2 激励机制第48页
        3.4.3 行为成本与风险成本第48-49页
        3.4.4 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期望效用第49-50页
        3.4.5 参与约束第50页
        3.4.6 激励相容约束第50-51页
        3.4.7 PPP项目激励机制模型的建立第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激励机制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第53-61页
    4.1 拉格朗日函数的构建与求解第53-54页
    4.2 风险感知度对各重要参数的影响分析第54-56页
        4.2.1 风险感知度对技术创新行为努力水平的影响第54-55页
        4.2.2 风险感知度对机会主义行为努力水平的影响第55页
        4.2.3 风险感知度对激励系数的影响第55-56页
        4.2.4 风险感知度对惩罚系数的影响第56页
    4.3 社会资本行为能力对各重要参数的影响第56-58页
        4.3.1 社会资本行为能力对技术创新行为努力水平的影响第57页
        4.3.2 社会资本行为能力对机会主义行为努力水平的影响第57页
        4.3.3 社会资本行为能力对激励系数的影响第57-58页
        4.3.4 社会资本行为能力对惩罚系数的影响第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五章 PPP项目激励机制的数值模拟第61-71页
    5.1 案例介绍第61-63页
        5.1.1 运营模式第61-62页
        5.1.2 绩效考核与监管机制第62-63页
    5.2 案例关于激励机制模型的分析第63-64页
        5.2.1 项目合作关系分析第63页
        5.2.2 激励与惩罚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3-64页
    5.3 激励机制模型的MATLAB数值模拟第64-69页
    5.4 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统造纸技艺非遗展示空间设计路径
下一篇:基于博弈论的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