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4页 |
1. 重金属污染 | 第14-18页 |
1.1 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危害 | 第14-15页 |
1.2 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 第15-18页 |
2.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与土壤重金属修复 | 第18-20页 |
2.1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 | 第18-19页 |
2.2 DSE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潜在作用 | 第19-20页 |
3. 硫营养与重金属胁迫的关系 | 第20-22页 |
3.1 硫营养及其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3.2 硫营养与重金属胁迫 | 第20-22页 |
4. 本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4.2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4.3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不同硫营养影响H93对Cd的耐性及硫积累特征 | 第24-37页 |
1. 前言 | 第2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4-30页 |
2.1 供试DSE菌株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3.1 EC_(50)条件下,不同硫处理对H93生物量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 EC_(50)条件下,不同硫处理对H93菌丝体内Cd积累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EC_(50)条件下,不同硫处理对H93菌丝体内S积累情况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7页 |
第三章、不同硫营养影响H93对Cd胁迫的生理应答 | 第37-55页 |
1. 前言 | 第37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7-43页 |
2.1 供试DSE菌株 | 第37-3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8-43页 |
3. 结果 | 第43-53页 |
3.1 菌丝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 | 第43-44页 |
3.2 H93菌丝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 | 第44-46页 |
3.3 H93菌丝中非蛋白巯基(Non-protein Thiols: NPT)和总蛋白巯基的含量 | 第46-47页 |
3.4 H93菌丝中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 | 第47-49页 |
3.5 植物络合肽(Phytochelatins,PCs)含量测定 | 第49-50页 |
3.6 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含量 | 第50-51页 |
3.7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不同硫营养对H93菌丝内Cd的化学形态及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 第55-65页 |
1. 前言 | 第55-5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6-58页 |
2.1 供试DSE菌株 | 第5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56-58页 |
3. 结果 | 第58-63页 |
3.1 H93菌丝亚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 | 第58-60页 |
3.2 H93菌丝Cd化学形态的测定 | 第60-63页 |
4. 讨论 | 第63-65页 |
第五章 不同硫营养水平下嗜鱼外瓶霉H93镉抗性关键基因的调控表达研究 | 第65-81页 |
1. 前言 | 第6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5-71页 |
2.1 供试DSE菌株 | 第6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65-71页 |
3. 结果 | 第71-77页 |
3.1 qPCR引物特异性检验 | 第71-72页 |
3.2 在EC50浓度Cd胁迫下硫营养对H93菌丝内S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72-77页 |
4. 讨论 | 第77-8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第81-84页 |
1. 全文总结 | 第81-83页 |
2. 本文创新点 | 第83页 |
3.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个人简介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