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的现状 | 第8-12页 |
第2章 清代“金石入画”风尚与花鸟画状况 | 第12-27页 |
2.1 清代“金石入画”风尚的来源与发展 | 第12-15页 |
2.1.1 清前的金石学与清初金石学的兴起 | 第12-13页 |
2.1.2 乾嘉时期的金石学 | 第13-15页 |
2.2 清代初中期写意花鸟画的状况 | 第15-27页 |
2.2.1 清代初期写意花鸟画状况 | 第15-21页 |
2.2.2 清代中期写意花鸟画状况 | 第21-27页 |
第3章 “金石入画”风尚影响下的黄易生平及其交友状况 | 第27-35页 |
3.1 黄易的家世与生平 | 第27-30页 |
3.1.1 黄易的家世 | 第27-28页 |
3.1.2 黄易的生平 | 第28-30页 |
3.2 黄易的交游 | 第30-35页 |
3.2.1 黄易与丁敬 | 第30页 |
3.2.2 黄易与扬州金农师徒 | 第30-31页 |
3.2.3 黄易与北京翁方纲 | 第31-32页 |
3.2.4 黄易与山东毕沅 | 第32-33页 |
3.2.5 黄易与阮元 | 第33-35页 |
第4章 黄易的金石素养 | 第35-43页 |
4.1 黄易的书法 | 第35-41页 |
4.1.1 黄易的楷、行、草书 | 第35-37页 |
4.1.2 黄易的篆书和隶书 | 第37-41页 |
4.2 黄易的篆刻 | 第41-43页 |
第5章 黄易的花鸟画研究 | 第43-60页 |
5.1 黄易的花鸟画风格流变 | 第43-52页 |
5.1.1 梅花题材风格流变 | 第43-46页 |
5.1.2 树石题材风格流变 | 第46-48页 |
5.1.3 瓶花题材风格流变 | 第48-49页 |
5.1.4 风格判断创作年份 | 第49-52页 |
5.2 黄易花鸟画中“金石入画”风尚的体现 | 第52-60页 |
5.2.1 道咸时期的金石学 | 第52-54页 |
5.2.2 赵之谦与吴昌硕花鸟画风格 | 第54-58页 |
5.2.3 黄易与赵之谦和吴昌硕花鸟画风格比较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