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20-22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2-43页 |
2.1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政府监管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22-28页 |
2.2 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28-33页 |
2.3 网络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研究动态及评述 | 第33-36页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6-43页 |
3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发展及特征 | 第43-58页 |
3.1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发展 | 第43-47页 |
3.2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金融特征 | 第47-52页 |
3.3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互联网特征 | 第52-54页 |
3.4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的信息安全特征 | 第54-58页 |
4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第58-70页 |
4.1 案例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58-60页 |
4.2 探索性案例分析 | 第60-66页 |
4.3 基于制度视角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分析 | 第66页 |
4.4 基于技术视角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分析 | 第66-68页 |
4.5 基于管理视角的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分析 | 第68-70页 |
5 第三方网上支付信息安全市场监管影响因素及决策分析 | 第70-84页 |
5.1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监管的博弈分析 | 第70-71页 |
5.2 影响因素行为博弈模型 | 第71-75页 |
5.3 模型分析 | 第75-82页 |
5.4 决策启示 | 第82-84页 |
6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监管问卷调查的多元分析 | 第84-128页 |
6.1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问卷设计目标及实施 | 第84-89页 |
6.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89-93页 |
6.3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参与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第93-118页 |
6.4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 第118-120页 |
6.5 影响因素相关性一阶模型构建及模型检验 | 第120-124页 |
6.6 影响因素因果性二阶模型构建及假设检验 | 第124-126页 |
6.7 模型分析 | 第126-128页 |
7 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监管制度设计 | 第128-140页 |
7.1 监管目标:确保稳定、有效和公平的第三方支付市场 | 第128-129页 |
7.2 监管机制:以人民银行为主,多方协同的强制监管介入 | 第129-130页 |
7.3 监管政策:制定覆盖制度、管理和技术三方的监管规范 | 第130-138页 |
7.4 效果评估:建立监管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138-14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3页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0-141页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3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