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风振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古建筑木结构受力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低矮建筑体型系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4-15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 1.5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 第18-28页 |
| 2.1 我国传统建筑木构架形式与特点 | 第18-20页 |
| 2.2 宋元时期江南地区木构架 | 第20-24页 |
| 2.3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木构架 | 第24-2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江南地区宋元典型木构建筑的体型系数研究 | 第28-48页 |
| 3.1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 3.1.1 结构风工程 | 第28-29页 |
| 3.1.2 流体动力学的控制方程 | 第29页 |
| 3.1.3 湍流模型 | 第29-31页 |
| 3.1.4 边界条件 | 第31-32页 |
| 3.1.5 参考压力位置 | 第32页 |
| 3.1.6 求解参数与收敛标准 | 第32-33页 |
| 3.2 FLUENT软件介绍 | 第33页 |
| 3.3 天宁寺大殿体型系数模拟 | 第33-46页 |
| 3.3.1 模型建立 | 第33-38页 |
| 3.3.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江南地区明清典型木构建筑的体型系数研究 | 第48-66页 |
| 4.1 南京鼓楼城楼体型系数模拟 | 第48-64页 |
| 4.1.1 模型建立 | 第48-51页 |
| 4.1.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1-64页 |
| 4.2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五章 江南地区宋元典型木构建筑的风振性能研究 | 第66-88页 |
| 5.1 随机风速生成 | 第66-77页 |
| 5.1.1 风荷载特性及表述 | 第66-68页 |
| 5.1.2 结构风振响应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68-70页 |
| 5.1.3 随机风荷载的模拟生成 | 第70-77页 |
| 5.2 天宁寺大殿风速时程生成 | 第77-78页 |
| 5.3 天宁寺大殿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8-79页 |
| 5.4 大殿模态分析 | 第79-80页 |
| 5.5 大殿位移时程分析 | 第80-82页 |
| 5.6 大殿结构应力分析 | 第82-83页 |
| 5.7 加速度响应谱分析 | 第83-85页 |
| 5.8 时程位移风振系数与规范风振系数对比 | 第85-87页 |
| 5.9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六章 江南地区明清典型木构建筑的风振性能研究 | 第88-100页 |
| 6.1 南京鼓楼城楼风速时程生成 | 第88-89页 |
| 6.2 南京鼓楼城楼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89-90页 |
| 6.3 鼓楼城楼模态分析 | 第90页 |
| 6.4 鼓楼城楼位移时程分析 | 第90-93页 |
| 6.5 鼓楼城楼结构应力分析 | 第93-94页 |
| 6.6 加速度功率谱分析 | 第94-97页 |
| 6.7 时程位移风振系数与规范风振系数对比 | 第97-98页 |
| 6.8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 7.1 本文总结 | 第100-101页 |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 图片来源 | 第110-114页 |
| 附录 | 第114-11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