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近现代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城市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的复兴第10页
        1.1.2 遗产保护的学科趋势第10-11页
        1.1.3 现状问题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内容、视角第12-14页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2-13页
        1.2.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2.3 研究视角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8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第18-21页
        1.4.1 研究目的第18-19页
        1.4.2 研究意义第19页
        1.4.3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5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二章 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第22-38页
    2.1 工业遗产的涵义第22-29页
        2.1.1 工业遗产的定义第22-23页
        2.1.2 工业遗产的类型第23-28页
        2.1.3 工业遗产的特征第28-29页
    2.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原则第29-30页
        2.2.1 原真性原则第29页
        2.2.2 整体性原则第29-30页
        2.2.3 可持续性原则第30页
        2.2.4 动态保护原则第30页
    2.3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差异第30-33页
        2.3.1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资金来源的差异第30-31页
        2.3.2 国内外工业遗产行政管理制度的差异第31-32页
        2.3.3 国内外工业遗产法律法规的差异第32-33页
    2.4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第33-37页
        2.4.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第33-35页
        2.4.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分析第35-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基础研究第38-55页
    3.1 园区概况第38-46页
        3.1.1 园区历史沿革第38-42页
        3.1.2 园区规划第42-43页
        3.1.3 园区建筑分布第43-46页
    3.2 园区近现代工业建筑基本构成和类型第46-50页
        3.2.1 风格类型第46-47页
        3.2.2 结构类型第47-49页
        3.2.3 空间类型第49-50页
    3.3 园区创意产业再利用模式分析第50-52页
        3.3.1 园区创意产业模式的产生原因第50-51页
        3.3.2 园区创意产业开发模式第51-52页
        3.3.3 园区再利用情况第52页
    3.4 园区现状问题第52-53页
        3.4.1 园区管理运作模式方面第52-53页
        3.4.2 园区道路交通规划方面第53页
        3.4.3 园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实践方面第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园区近现代工业遗产综合价值评价分析第55-77页
    4.1 近现代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第55-59页
        4.1.1 历史价值第57-58页
        4.1.2 文化价值第58页
        4.1.3 社会价值第58页
        4.1.4 艺术价值第58-59页
        4.1.5 技术价值第59页
        4.1.6 经济价值第59页
    4.2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量化方法第59-62页
        4.2.1 德尔菲法第59-60页
        4.2.2 层次分析法第60-61页
        4.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61-62页
    4.3 园区不同时期工业遗产价值量化分析第62-69页
        4.3.1 园区评价对象概况第62-64页
        4.3.2 建筑价值指标量化步骤第64-69页
    4.4 园区不同时期工业遗产综合价值模糊评价第69-75页
        4.4.1 建筑A8机器大厂综合价值模糊评价第69-71页
        4.4.2 建筑A2子弹厂综合价值模糊评价第71-72页
        4.4.3 建筑C4原特种改装车间综合价值模糊评价第72-74页
        4.4.4 不同时期工业遗产综合价值比较分析第74-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园区不同结构体系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第77-104页
    5.1 砖木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第77-85页
        5.1.1 园区砖木结构建筑特点第77-80页
        5.1.2 园区砖木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第80-81页
        5.1.3 砖木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A8机器大厂为例第81-85页
    5.2 砖混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第85-92页
        5.2.1 园区砖混结构建筑特点第85-89页
        5.2.2 园区砖混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第89-90页
        5.2.3 砖混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E8原物料库为例第90-92页
    5.3 钢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第92-97页
        5.3.1 园区钢结构建筑特点第92-93页
        5.3.2 园区钢结构建筑改造现状第93-94页
        5.3.3 钢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A2锯齿形厂房为例第94-97页
    5.4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第97-102页
        5.4.1 园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特点第97-99页
        5.4.2 园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改造现状第99-100页
        5.4.3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以C4原特种改装车间为例第100-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4-108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4-106页
        6.1.1 工业遗产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构第104-105页
        6.1.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具体策略第105-106页
    6.2 研究创新点第106页
    6.3 研究展望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2页
附录第112-135页
作者简介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石家庄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软实力研究
下一篇:带内隔板矩形钢管混凝土巨柱轴压承载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