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社会的作用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页 |
1.3.1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2.1 农村信用合作社概念 | 第15-16页 |
2.2 个人理财的概念 | 第16页 |
2.3 个人理财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3.1 国外个人理财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2.3.2 国内个人理财的发展历程 | 第17页 |
2.4 主要的理财理论 | 第17-20页 |
2.4.1 投资组合理论 | 第17-18页 |
2.4.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2.4.3 市场细分理论 | 第19-20页 |
2.4.4 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 第20页 |
2.5 SWOT分析方法简介 | 第20-24页 |
第三章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4-29页 |
3.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概况 | 第24-25页 |
3.1.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 第24页 |
3.1.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核心价值观 | 第24页 |
3.1.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 | 第24-25页 |
3.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开展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7页 |
3.3.1 产品同质化太高,缺乏个性化 | 第26页 |
3.3.2 风险信息的披露不完全 | 第26页 |
3.3.3 缺少专业的理财从业人员 | 第26-27页 |
3.4 国内外商业银行、我国其他农信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借鉴 | 第27-29页 |
3.4.1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借鉴 | 第27页 |
3.4.2 我国其他农信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的借鉴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的SWOT分析 | 第29-41页 |
4.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全面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 第29-31页 |
4.1.1 利率市场化推动下的必然 | 第29-30页 |
4.1.2 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理财需求不断增长 | 第30页 |
4.1.3 为了应对农村金融市场激烈的同业竞争 | 第30-31页 |
4.1.4 是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农信社战略转型的需要 | 第31页 |
4.2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strength)分析 | 第31-34页 |
4.2.1 营业网点多且遍布广 | 第31-32页 |
4.2.2 良好的地缘与客源优势 | 第32-33页 |
4.2.3 独立的法人制度,经营灵活度高 | 第33页 |
4.2.4 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效应 | 第33-34页 |
4.3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劣势(weakness)分析 | 第34-36页 |
4.3.1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 第34页 |
4.3.2 缺乏专业的理财业务人员 | 第34-35页 |
4.3.3 理财产品种类单一,缺乏竞争力 | 第35页 |
4.3.4 营销宣传能力薄弱 | 第35-36页 |
4.4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第36-38页 |
4.4.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理财需求带来契机 | 第36-37页 |
4.4.2 福建自贸区经济建设带来机遇 | 第37页 |
4.4.3 房地产拆迁户带来的机会 | 第37-38页 |
4.5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威胁(threaten)分析 | 第38-41页 |
4.5.1 外部竞争者不断加入,竞争愈演愈烈 | 第38-39页 |
4.5.2 投资替代品种类越来越多 | 第39-40页 |
4.5.3 农村居民对理财产品接受度有待提高 | 第40页 |
4.5.4 政策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策略和建议 | 第41-47页 |
5.1 市场细分策略 | 第41-42页 |
5.2 产品策略 | 第42-43页 |
5.3 服务营销策略 | 第43-44页 |
5.3.1 利用网点优势,加强营销,引导理财需求 | 第43页 |
5.3.2 提升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 | 第43-44页 |
5.3.3 注重提升售后服务能力 | 第44页 |
5.4 人才发展策略 | 第44-45页 |
5.5 过程的风险控制 | 第45-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7-50页 |
1. 结论 | 第47-48页 |
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