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器论文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控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引言第7页
    1.2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背景第7-10页
    1.3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腔长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2章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与稳定性分析第13-23页
    2.1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基本原理第13-15页
    2.2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建模第15-18页
    2.3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稳定性第18-23页
        2.3.1 光谐振腔的稳定性第18-19页
        2.3.2 光电再生腔的稳定性问题第19-23页
第3章 光谐振腔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第23-45页
    3.1 基本理论第23-25页
    3.2 锁相环模块的设计第25-30页
        3.2.1 锁相环电路设计第25-29页
        3.2.2 环路滤波器的设计与相位噪声第29-30页
    3.3 压电陶瓷光纤拉伸器第30-35页
        3.3.1 压电陶瓷与容性负载的补偿第30-32页
        3.3.2 高压运放驱动电路第32-34页
        3.3.3 压电陶瓷光纤拉伸器第34-35页
    3.4 其他模块设计第35-39页
        3.4.1 光延迟线第35-36页
        3.4.2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第36-37页
        3.4.3 掺铒光纤放大器的选择第37-39页
    3.5 实验方案与实验数据第39-45页
第4章 光电再生腔的控制实验第45-63页
    4.1 光电再生腔的腔长控制方案第45-46页
    4.2 外围电路设计第46-56页
        4.2.1 低噪声运算放大电路第46-47页
        4.2.2 ADC模块和DAC模块第47-51页
        4.2.3 单片机控制电路第51-53页
        4.2.4 射频低噪声放大电路第53-56页
    4.3 相位噪声测量第56-60页
        4.3.1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第56-58页
        4.3.2 相位噪声的测量方法第58-60页
    4.4 实验结果第60-6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63页
    5.2 工作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彩与新型窑变釉相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形形色色的童趣世界--儿童产品包装装潢设计趣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