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米勒循环 | 第15-17页 |
1.2.1 米勒循环发展过程 | 第15-16页 |
1.2.2 米勒循环对SI汽油机性能及爆震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喷射策略 | 第17-18页 |
1.3.1 喷射策略发展过程 | 第17页 |
1.3.2 喷射策略对SI发动机性能及爆震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数值模型以及试验台架 | 第20-28页 |
2.1 数值模型 | 第20-24页 |
2.1.1 气相控制方程 | 第20-21页 |
2.1.2 湍流模型 | 第21-22页 |
2.1.3 喷雾模型 | 第22页 |
2.1.4 燃烧模型 | 第22-24页 |
2.2 单缸机试验台架 | 第24-27页 |
2.2.1 试验台架 | 第24-26页 |
2.2.2 可变压缩比结构 | 第26页 |
2.2.3 全可变气门正时结构 | 第26页 |
2.2.4 爆震强度评估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米勒循环和二次喷射抑制爆震研究 | 第28-56页 |
3.1 单缸机模型标定 | 第28-30页 |
3.2 米勒循环策略模拟研究 | 第30-35页 |
3.2.1 米勒循环对缸内气流状态影响 | 第30-31页 |
3.2.2 米勒循环对缸内温度影响 | 第31-33页 |
3.2.3 米勒循环对燃油分布影响 | 第33-35页 |
3.3 二次喷射策略模拟研究 | 第35-39页 |
3.3.1 二次喷射对缸内气流状态影响 | 第35-36页 |
3.3.2 二次喷射对缸内温度影响 | 第36-37页 |
3.3.3 二次喷射对缸内燃油分布影响 | 第37-39页 |
3.4 单次喷射时刻试验研究 | 第39-43页 |
3.4.1 单次喷射对抑制爆震影响 | 第39-40页 |
3.4.2 单次喷射对经济特性影响 | 第40-42页 |
3.4.3 单次喷射对动力特性影响 | 第42-43页 |
3.5 米勒循环策略试验研究 | 第43-46页 |
3.5.1 米勒循环对抑制爆震影响 | 第43-44页 |
3.5.2 米勒循环对经济特性影响 | 第44-45页 |
3.5.3 米勒循环对动力特性影响 | 第45-46页 |
3.6 二次喷射策略试验研究 | 第46-54页 |
3.6.1 二次喷射对抑制爆震影响 | 第47-49页 |
3.6.2 二次喷射对经济特性影响 | 第49-51页 |
3.6.3 二次喷射对动力特性影响 | 第51-5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基于米勒循环的爆震抑制策略试验研究 | 第56-64页 |
4.1 增压米勒循环影响试验研究 | 第56-59页 |
4.1.1 增压米勒循环对抑制爆震影响 | 第56-57页 |
4.1.2 增压米勒循环对经济特性影响 | 第57-58页 |
4.1.3 增压米勒循环对动力特性影响 | 第58-59页 |
4.2 二次喷射结合米勒循环影响试验研究 | 第59-63页 |
4.2.1 二次喷射结合米勒循环对抑制爆震效果影响 | 第60-61页 |
4.2.2 二次喷射结合米勒循环对经济特性影响 | 第61-62页 |
4.2.3 二次喷射结合米勒循环对动力特性影响 | 第62-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基于米勒循环抑制爆震提升性能的试验研究 | 第64-74页 |
5.1 压缩比12二次喷射试验研究 | 第64-67页 |
5.1.1 压缩比12二次喷射抑制爆震效果 | 第64-65页 |
5.1.2 压缩比12二次喷射环经济特性 | 第65-66页 |
5.1.3 压缩比12二次喷射环动力特性 | 第66-67页 |
5.2 不同压缩比下满负荷性能对比研究 | 第67-71页 |
5.2.1 不同压缩比增压米勒循环动力特性对比研究 | 第68-70页 |
5.2.2 不同压缩比增压米勒循环经济特性对比研究 | 第70-71页 |
5.3 不同压缩比下部分负荷性能对比研究 | 第71-72页 |
5.3.1 不同压缩比部分负荷动力特性对比研究 | 第71-72页 |
5.3.2 不同压缩比部分负荷经济特性对比研究 | 第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