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生性理论的梅山文化园建筑与环境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缘起 | 第12页 |
1.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3-14页 |
1.2.1 原生性 | 第13-14页 |
1.2.2 梅山文化园 | 第14页 |
1.3 选题 | 第14-15页 |
1.3.1 意义及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梅山地区的地域原生性 | 第17-22页 |
2.1 历史发源及文化传承的原生性 | 第17页 |
2.2 地理环境及乡土材料的原生性 | 第17-19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2.2.2 气候条件 | 第18-19页 |
2.2.3 自然资源 | 第19页 |
2.3 民俗风情及宗教信仰的原生性 | 第19-22页 |
2.3.1 民俗风情 | 第19-20页 |
2.3.2 宗教信仰 | 第20-22页 |
第3章 梅山文化园设计中的原生性表达 | 第22-31页 |
3.1 建筑设计中的原生性表达 | 第22-27页 |
3.1.1 营造自发性的整体布局 | 第22-23页 |
3.1.2 传统院落式的建筑设计格局 | 第23-24页 |
3.1.3 建筑肌理与材料的本土化 | 第24-26页 |
3.1.4 建筑形态的地域性表达 | 第26-27页 |
3.2 环境设计的原生性表达 | 第27-31页 |
3.2.1 山野理念 | 第28-29页 |
3.2.2 残缺美的意境营造 | 第29-31页 |
第4章 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 第31-40页 |
4.1 设计理念 | 第31-32页 |
4.2 设计思路及方法 | 第32-35页 |
4.2.1 利用空间及地理环境特点营造景观 | 第32-33页 |
4.2.2 基于地域材料的造景手法 | 第33-34页 |
4.2.3 从民俗风物中凝练设计元素 | 第34-35页 |
4.3 景观节点 | 第35-40页 |
4.3.1 梅林湿地 | 第35-36页 |
4.3.2 雪峰茗园 | 第36-37页 |
4.3.3 竹海秘境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46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实践项目) | 第46-47页 |
附录C (毕业设计文本(部分)) | 第47-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