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1 植物突变体的产生 | 第8-9页 |
1.2 小麦矮杆突变体的研究与利用价值 | 第9-14页 |
1.2.1 小麦的矮秆基因的发现与研究 | 第9-10页 |
1.2.2 赤霉素与植物矮化突变体的关系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3 赤霉素的研究 | 第11-14页 |
1.3 植物激素定量分析方法 | 第14-18页 |
1.3.1 样品的预处理 | 第14-17页 |
1.3.2 植物激素的定量分析 | 第17-18页 |
2.引言 | 第18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3.1 植株材料 | 第18页 |
3.2 主要仪器与供试试剂 | 第18-20页 |
3.2.1 仪器 | 第18-19页 |
3.2.2 试剂 | 第19-20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3.3.1 田间赤霉素处理 | 第20页 |
3.3.2 籽粒赤霉素处理 | 第20页 |
3.3.3 幼苗表型的SSR标记鉴定 | 第20-22页 |
3.3.4 内源赤霉素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3.3.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4.1 赤霉素对dms突变体D、M和T型小麦株高的影响 | 第24-26页 |
4.2 赤霉素对突变体第 1 叶长和胚芽鞘长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4.3 幼苗表型的SSR标记结果 | 第27页 |
4.4 dms突变体不同类型植株内源赤霉素含量变化 | 第27-30页 |
5结论与讨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ABSTRACT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