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电法勘探论文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装置探测效果分析与运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本文的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设计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选题依据第10页
        1.1.3 背景情况第10页
        1.1.4 设计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1页
    1.2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发展简史简述第11-12页
    1.3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与其主要特点第12-13页
        1.3.1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第12页
        1.3.2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主要特点第12-13页
    1.4 文章的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第14-22页
    2.1 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原理及仪器简介第14-18页
        2.1.1 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原理第14页
        2.1.2 DUK-2A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简述第14-18页
    2.2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装置类型第18页
    2.3 高密度电阻率法仪器的类型及所用的软件第18-22页
        2.3.1 仪器简介第18-19页
        2.3.2 GeogigaRImager反演第19-20页
        2.3.3 最小二乘反演法第20页
        2.3.4 RES2DINV反演软件第20-22页
第3章 高密度电阻率法不同探测装置的异常特征第22-54页
    3.1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参数的选取第22页
    3.2 正演模型的建立第22-45页
        3.2.1 高阻异常体模型分析第22-28页
        3.2.2 低阻异常体模型分析第28-33页
        3.2.3 半低半高阻异常体模型分析第33-38页
        3.2.4 两个相邻高阻异常体模型分析第38-43页
        3.2.5 两个上下高阻异常体模型分析第43-45页
    3.3 对正演模型的反演第45-52页
        3.3.1 对h/b为2:1高阻模型的反演第45页
        3.3.2 对h/b为2:1低阻模型的反演第45页
        3.3.3 对h/b为2:1半低半高阻模型的反演第45页
        3.3.4 对h/b为1:1l/h为2:1相邻高阻模型的反演第45-46页
        3.3.5 两个上下高阻异常体模型的反演第46-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3.4.1 正演结论第52页
        3.4.2 反演结论第52-54页
第4章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霍林郭勒采空区的探测实例分析第54-81页
    4.1 霍林郭勒百吉工业园地下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第54页
    4.2 采空区岩石、矿石的电学性质第54-55页
    4.3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数据处理流程第55页
    4.4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布置第55-56页
    4.5 高密度电阻率探测方法试验及选择第56-61页
    4.6 工程布置第61-63页
    4.7 探测结果第63-8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兴安岭北部碧水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下一篇: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铀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