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研究背景、对象及范围 | 第11-13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1.1.3 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16-17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3.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7-19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4.2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城市设计维度与社区公共空间的关系 | 第19-29页 | 
| 2.1 城市设计维度的解读 | 第19-24页 | 
| 2.1.1 城市设计维度的定义 | 第19-20页 | 
| 2.1.2 城市设计维度的构成要素 | 第20-24页 | 
| 2.2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解读 | 第24-26页 | 
| 2.2.1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定义 | 第24-26页 | 
| 2.2.2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 第26页 | 
| 2.3 两者关系的解读 | 第26-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合肥市荷叶地街道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 第29-38页 | 
| 3.1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荷叶地街道社区概况 | 第29-32页 | 
| 3.1.1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概况 | 第29-30页 | 
| 3.1.2 荷叶地街道概况 | 第30-32页 | 
| 3.2 合肥市荷叶地街道社区公共空间概况 | 第32-37页 | 
| 3.2.1 空间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 3.2.2 现状土地利用 | 第33-37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荷叶地街道社区公共空间调查研究 | 第38-66页 | 
| 4.1 基于形态维度分析 | 第38-44页 | 
| 4.1.1 城市用地 | 第38-40页 | 
| 4.1.2 城市形态 | 第40-41页 | 
| 4.1.3 道路系统 | 第41-44页 | 
| 4.2 基于认知维度分析 | 第44-52页 | 
| 4.2.1 空间的意向 | 第44-47页 | 
| 4.2.2 场所的认知 | 第47-49页 | 
| 4.2.3 环境的认知 | 第49-52页 | 
| 4.3 基于社会维度分析 | 第52-55页 | 
| 4.3.1 公共领域 | 第52-53页 | 
| 4.3.2 安全与防卫 | 第53页 | 
| 4.3.3 可达性与隔离 | 第53-54页 | 
| 4.3.4 平等的环境 | 第54-55页 | 
| 4.4 基于视觉维度分析 | 第55-58页 | 
| 4.4.1 审美偏好 | 第56-57页 | 
| 4.4.2 立面设计 | 第57-58页 | 
| 4.4.3 景观环境 | 第58页 | 
| 4.5 基于功能维度分析 | 第58-61页 | 
| 4.5.1 主要功能 | 第59-60页 | 
| 4.5.2 次要功能 | 第60-61页 | 
| 4.6 基于时间维度分析 | 第61-63页 | 
| 4.6.1 昼间和夜间的公共生活 | 第62页 | 
| 4.6.2 冬季和夏季的公共生活 | 第62-63页 | 
| 4.7 社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第63-65页 | 
| 4.7.1 区域空间结构联系较弱 | 第63页 | 
| 4.7.2 社区风貌统一性偏弱 | 第63-64页 | 
| 4.7.3 场所感弱及缺乏街道活力 | 第64页 | 
| 4.7.4 功能空间单一及功能不完善 | 第64-65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基于城市设计维度下荷叶地街道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 第66-79页 | 
| 5.1 空间结构的优化 | 第66-68页 | 
| 5.1.1 整合公共空间 | 第66-68页 | 
| 5.1.2 优化步行空间 | 第68页 | 
| 5.2 视觉效果的优化 | 第68-70页 | 
| 5.2.1 建筑立面的优化 | 第69页 | 
| 5.2.2 景观环境的优化 | 第69-70页 | 
| 5.3 场所认知的优化 | 第70-75页 | 
| 5.3.1 加强场所形象 | 第70-71页 | 
| 5.3.2 发掘文化特色 | 第71-73页 | 
| 5.3.3 提高街道活力 | 第73-75页 | 
| 5.4 公共空间功能的优化 | 第75-78页 | 
| 5.4.1 优化主要功能 | 第75-76页 | 
| 5.4.2 完善服务空间 | 第76-7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6.1 总结 | 第79-80页 |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附录 荷叶地街道社区公共空间调查问卷 | 第84-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