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常用神经调控技术简介 | 第11页 |
1.1.2 TMS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 第11-12页 |
1.1.3 TFUS的优点和不足 | 第12-14页 |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声磁耦合刺激的研究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15-17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经颅声磁耦合刺激的理论基础 | 第18-30页 |
2.1 经颅声磁耦合刺激技术的原理 | 第18-21页 |
2.2 基于神经元Chay模型的TAMS放电节律分析 | 第21-25页 |
2.2.1 经颅声磁耦合刺激作用下神经元Chay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2.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3-25页 |
2.3 超声波穿透颅骨时的衰减 | 第25-27页 |
2.4 超声波在刺激中的热效应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经颅声磁耦合刺激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 第30-44页 |
3.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0-31页 |
3.2 永磁体的磁场分析及仿真 | 第31-32页 |
3.3 超声发射模块 | 第32-40页 |
3.3.1 超声刺激波形序列的产生 | 第33-35页 |
3.3.2 RF功率放大 | 第35-38页 |
3.3.3 超声聚焦透镜 | 第38-40页 |
3.4 局部场电位采集与分析模块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SD大鼠运动皮层经颅声磁耦合刺激实验 | 第44-54页 |
4.1 初步实验 | 第44-49页 |
4.1.1 实验设计 | 第44-47页 |
4.1.2 实验结果 | 第47页 |
4.1.3 耦合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4.1.4 麻醉水平的影响 | 第48页 |
4.1.5 经颅声磁耦合刺激的安全性 | 第48-49页 |
4.2 不同刺激参数的声磁耦合刺激实验 | 第49-53页 |
4.2.1 实验参数的设定 | 第49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49-52页 |
4.2.3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声磁耦合刺激对大鼠海马区局部场电位的影响 | 第54-7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5.1.1 微电极的植入 | 第54-56页 |
5.1.2 刺激实验 | 第56页 |
5.2 数据分析 | 第56-63页 |
5.2.1 局部场电位数据的处理 | 第57-61页 |
5.2.2 峰电位信号的处理 | 第61-63页 |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3-72页 |
5.3.1 总体实验方案设计 | 第63页 |
5.3.2 不同刺激参数功率谱对比实验 | 第63-69页 |
5.3.2.1 实验设计 | 第63-65页 |
5.3.2.2 实验结果 | 第65-69页 |
5.3.3 声磁耦合刺激脑调制的效果 | 第69-72页 |
5.3.3.1 实验设计 | 第69页 |
5.3.3.2 实验结果 | 第69-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