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水生植物论文

合肥市蜀山民渠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水质净化效果及评价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6-26页
    1.1 湿地的定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1.1 湿地的定义第16-17页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页
    1.2 湿地的功能第17-19页
        1.2.1 提供水源和补充地下水第18页
        1.2.2 调节流量,控制洪水第18页
        1.2.3 调节气候第18页
        1.2.4 净化水质第18页
        1.2.5 生物多样性及基因库功能第18-19页
    1.3 人工湿地及其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1 人工湿地的定义第19-20页
        1.3.2 人工湿地的类型第20页
        1.3.3 人工湿地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 湿地植物的研究现状第21-26页
        1.4.1 湿地植物的种类第21-22页
        1.4.2 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第22-24页
        1.4.3 湿地植物的筛选原则第24-26页
2 引言第26-29页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页
    2.2 研究内容第26-28页
    2.3 技术路线第28-29页
3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9-39页
    3.1 试验地概况第29-30页
    3.2 湿地污水处理工艺第30-31页
    3.3 研究方法第31-38页
        3.3.1 样地及采样时间第31-32页
        3.3.2 植物调查第32页
        3.3.3 试验材料第32-36页
        3.3.4 水样、沉积物、以及植物样的采集第36-37页
        3.3.5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7-38页
    3.4 数据处理第38-3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9-52页
    4.1 植物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4.1.1 植物物种组成第39-41页
        4.1.2 植物景观特征第41-42页
    4.2 水体理化因子分析第42-46页
        4.2.1 水体pH值第43页
        4.2.2 水体透明度第43-44页
        4.2.3 水体总氮含量的变化第44-45页
        4.2.4 水体总磷含量的变化第45-46页
    4.3 土壤理化因子分析第46-48页
        4.3.1 底泥营养盐含量指标及分析第46-47页
        4.3.2 七种水生植物与底泥N、P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4.4 植物生长特性与理化指标结果分析第48-52页
        4.4.1 植物的密度、株高与直径第48页
        4.4.2 水生植物的生物量第48-49页
        4.4.3 水生植物体全氮第49页
        4.4.4 水生植物体氮积累量第49-50页
        4.4.5 水生植物体全磷第50-51页
        4.4.6 水生植物体磷积累量第51-52页
5 七种水生植物综合评价第52-60页
    5.1 评价方法第52-57页
        5.1.1 建立评价结构模型第52-54页
        5.1.2 确定权重值第54-57页
    5.2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7-60页
6 结论与讨论第60-62页
    6.1 结论第60-61页
    6.2 讨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A 问卷调查第66-69页
附录B 综合评价打分表第69-71页
个人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厂化杏鲍菇菌渣的再次利用研究
下一篇:人工栽培基质对杜鹃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