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内涵与解决该类纠纷的意义 | 第16-21页 |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涵义 | 第16页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类型 | 第16-19页 |
(三)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重要意义 | 第19-21页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原因解读 | 第21-31页 |
(一)纠纷产生的宏观背景分析 | 第21-22页 |
1.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 第21页 |
2.国家政策的调整 | 第21页 |
3.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21-22页 |
(二)纠纷产生的体制性原因 | 第22-24页 |
1.基层组织控制力弱化且自律性不强 | 第22-23页 |
2.乡镇政府自身的功能边界不清晰 | 第23页 |
3.二元分立的户籍制度在当今的局限性 | 第23-24页 |
(三)纠纷产生的社会性原因 | 第24页 |
1.乡镇政府对土地发包工作的管理权未能有效发挥 | 第24页 |
2.传统的思想观念引发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 第24页 |
(四)纠纷产生的法制原因 | 第24-31页 |
1.相关法律规范仍不健全 | 第24-29页 |
2.村干部的法治观念较为淡薄 | 第29-30页 |
3.土地使用权流转不规范 | 第30-31页 |
三、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解决对策 | 第31-42页 |
(一)改进人民调解机制 | 第31-32页 |
(二)利用好行政裁决或复议机制 | 第32-34页 |
(三)改进仲裁和诉讼机制 | 第34-37页 |
(四)完善相关立法 | 第37-38页 |
(五)构建相对完善的综合性ADR纠纷解决模式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