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1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飞控计算机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32页 |
| 2.1 余度系统的选择 | 第22-24页 |
| 2.1.1 余度结构 | 第22-23页 |
| 2.1.2 余度数目 | 第23页 |
| 2.1.3 余度形式 | 第23-24页 |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4-30页 |
| 2.2.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第24-28页 |
| 2.2.2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飞控计算机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2-60页 |
| 3.1 ARINC659总线 | 第32-34页 |
| 3.2 CPU板卡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43页 |
| 3.2.1 CPU板卡的总体功能设计 | 第34-37页 |
| 3.2.2 CPU板卡逻辑设计与仿真 | 第37-43页 |
| 3.3 离散量板卡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7页 |
| 3.3.1 离散量板卡的总体框架设计 | 第43-44页 |
| 3.3.2 离散量板卡电路原理图设计 | 第44-45页 |
| 3.3.3 离散量输入输出电路的控制逻辑设计与仿真 | 第45-47页 |
| 3.4 模拟量板卡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3页 |
| 3.4.1 模拟量板卡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47页 |
| 3.4.2 模拟量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47-50页 |
| 3.4.3 模拟量输出模块的设计 | 第50-53页 |
| 3.5 外部接口综合板卡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8页 |
| 3.5.1 外部接口综合板卡总体功能设计 | 第53-54页 |
| 3.5.2 1553B总线 | 第54-55页 |
| 3.5.3 ARINC429总线 | 第55-56页 |
| 3.5.4 SPI控制逻辑设计及仿真 | 第56-5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VxWorks操作系统和BSP的设计与实现 | 第60-80页 |
| 4.1 VxWorks操作系统和BSP | 第60-62页 |
| 4.1.1 VxWorks操作系统和Tornado开发环境 | 第60-61页 |
| 4.1.2 BSP | 第61-62页 |
| 4.2 VxWorks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 第62-64页 |
| 4.2.1 系统映像类型 | 第62页 |
| 4.2.2 基于可下载映像的系统启动流程 | 第62-64页 |
| 4.3 基于MPC8270处理器的BSP设计与实现 | 第64-67页 |
| 4.3.1 BSP的组成结构 | 第64-65页 |
| 4.3.2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65-67页 |
| 4.4 串口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67-69页 |
| 4.4.1 串行设备驱动程序的架构 | 第67页 |
| 4.4.2 串口驱动程序的结构分析 | 第67-68页 |
| 4.4.3 SCC接口的串口驱动实现 | 第68-69页 |
| 4.5 网络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 第69-73页 |
| 4.5.1 VxWorks操作系统网络体系结构 | 第69-70页 |
| 4.5.2 网卡驱动的启动加载流程 | 第70-71页 |
| 4.5.3 基于Intel82557网卡的驱动程序设计实现 | 第71-73页 |
| 4.6 模拟量板卡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73-76页 |
| 4.6.1 A/D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73-74页 |
| 4.6.2 D/A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74-76页 |
| 4.7 飞控计算机功能测试 | 第76-79页 |
| 4.7.1 飞控计算机测试平台 | 第76-77页 |
| 4.7.2 离散量板卡功能测试 | 第77-78页 |
| 4.7.3 模拟量板卡功能测试 | 第78-79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0-81页 |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作者简介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