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光纤的导波及远场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页 |
·微纳光纤制备及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微纳光纤器件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6-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9-23页 |
·倏逝波概述 | 第20-21页 |
·微纳光纤损耗特性 | 第21-22页 |
·微纳光纤模场特性 | 第22-23页 |
·本文内容与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光纤理论研究方法 | 第24-31页 |
·引言 | 第24页 |
·电磁场基础 | 第24-26页 |
·阶跃光纤中的严格解 | 第26-29页 |
·波动方程的解 | 第26-28页 |
·特征方程及矢量模的分类 | 第28-29页 |
·弱导光纤中的线偏振模 | 第29-31页 |
第3章 微纳光纤导波及远场特性 | 第31-42页 |
·引言 | 第31页 |
·微纳光纤模场理论 | 第31-32页 |
·单模条件 | 第32-33页 |
·微纳光纤导波特性 | 第33-38页 |
·微纳光纤场分布特性 | 第33-36页 |
·微纳光纤能流密度 | 第36-37页 |
·微纳光纤的有效模面积 | 第37-38页 |
·微纳光纤的远场特性 | 第38-41页 |
·夫琅禾费衍射 | 第38-39页 |
·微纳光纤远场强度分布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4章 包层掺杂微纳光纤的增益特性 | 第42-46页 |
·引言 | 第42页 |
·微扰法 | 第42-44页 |
·计算结果及讨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