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8-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30页 |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 第25-30页 |
1.3.5 评述 | 第30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32-35页 |
1.5.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34页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34-35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35-4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35-37页 |
2.1.1 产业链 | 第35-36页 |
2.1.2 林下中草药 | 第36页 |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 第36-3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37-43页 |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 第37-38页 |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第38-40页 |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 第40-42页 |
2.2.4 产业关联理论 | 第42-4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 第44-60页 |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 第44-48页 |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 第45-46页 |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 第46-47页 |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 第47-48页 |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 第48-53页 |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 第48-49页 |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 第49-51页 |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 第51-53页 |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 第53-59页 |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 第53-55页 |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 第55-56页 |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 第56-57页 |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 第57-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 第60-72页 |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 第60-61页 |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 第60页 |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 第60-61页 |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 第61-64页 |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 第62-63页 |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 第63页 |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 第63-64页 |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 第64页 |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64页 |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 第64-67页 |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 第65-66页 |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 第66-67页 |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 第67-70页 |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 第67-68页 |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 第68-70页 |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 第70-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 第72-98页 |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 第72-82页 |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 第72-75页 |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 第75-78页 |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 第78-79页 |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 第79-82页 |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 第82-90页 |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 第82-87页 |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 第87-89页 |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 第89-90页 |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 第90-97页 |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 第90-93页 |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 第93-96页 |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 第96-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 第98-116页 |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 第98-105页 |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 第98-100页 |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第100-103页 |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第103-105页 |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 第105-109页 |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 第105-106页 |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第106-108页 |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第108-109页 |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 第109-114页 |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 第109-110页 |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 第110-113页 |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 第113-11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116-127页 |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 第116-118页 |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 第118-121页 |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第118-119页 |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 第119-121页 |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121-123页 |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 第121-122页 |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 第122-123页 |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 第123-126页 |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 第123-124页 |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 第124-125页 |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 第125-12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 第127-133页 |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127页 |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 第127页 |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 第127页 |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 第127页 |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第127-129页 |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 第127-128页 |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 第128-129页 |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 第129-131页 |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 第129页 |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 第129-130页 |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 第130-131页 |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 第131-132页 |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 第131页 |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131-132页 |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 第132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第133-149页 |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 第134-135页 |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 第134-135页 |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 第135页 |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 第135-138页 |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 第135-137页 |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 第137页 |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 第137-138页 |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138-143页 |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 第138-142页 |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 第142-143页 |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 第143-145页 |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 第143-145页 |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 第145页 |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 第145-149页 |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146-147页 |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 第147-149页 |
结论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0页 |
附录 | 第160-203页 |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 第160-187页 |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 第187-198页 |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 第198-2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03-204页 |
致谢 | 第204-205页 |
个人简历 | 第205-207页 |
附件 | 第207-2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