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工商工艺美术论文--商标论文

1976—2001年间中国本土标志的发展流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1页
    1.2 课题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课题目的第11-12页
        1.2.2 课题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16-17页
        1.4.1 研究的方法第16页
        1.4.2 研究的思路第16-17页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第17-18页
        1.5.1 研究的难点第17页
        1.5.2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的历史溯源第18-28页
    2.1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第18-23页
        2.1.1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的起源第18-19页
        2.1.2 中国古代标志设计的发展历程第19-23页
    2.2 中国近代本土标志设计的发展概况第23-24页
    2.3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本土标志设计的发展概况第24-28页
        2.3.1 1949至1966年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第25-26页
        2.3.2 1966至1976年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第26-28页
第三章 1976至1992年恢复中的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第28-42页
    3.1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的发展环境初步形成第28-29页
        3.1.1 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政策方针的革新第28页
        3.1.2 社会经济的复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第28-29页
    3.2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恢复的外部发展条件第29-31页
        3.2.1 西方先进设计理念的传入第29-30页
        3.2.2 设计教育的起步第30页
        3.2.3 印刷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媒介的发展第30-31页
    3.3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恢复的新阶段(1976-2001)第31-33页
        3.3.1 本土标志设计在探索中发展(1976-1987)第31-32页
        3.3.2 CI给本土标志设计带来的深刻变化(1988-1992)第32-33页
    3.4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的艺术特点第33-41页
        3.4.1 纯文字型标志的艺术特点第34-36页
        3.4.2 图形型标志的艺术特点第36-38页
        3.4.3 图文结合型标志的艺术特点第38-41页
    3.5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1992至2001年成长中的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第42-57页
    4.1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的发展环境逐渐成熟第42-43页
        4.1.1 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42-43页
        4.1.2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文化观念的转变第43页
    4.2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成长的外部发展条件第43-46页
        4.2.1 平面设计的兴起与设计理论的趋于完善第43-44页
        4.2.2 平面教学的革新与设计教育的普及第44-45页
        4.2.3 高科技与信息时代的设计变革第45-46页
    4.3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成长的新阶段第46-51页
        4.3.1 CI的推广与企业品牌意识的普遍崛起第46-48页
        4.3.2 标志应用领域与分类的拓展第48-51页
    4.4 中国本土标志设计的时代特征第51-55页
        4.4.1 国际化的发展趋向第51-53页
        4.4.2 科技发展后的丰富表现第53-54页
        4.4.3 现代化的本土风格的探寻第54-55页
    4.5 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1976至2001年中国本土标志的发展与思考第57-63页
    5.1 1976至2001年本土标志发展中的成功与不足第57-58页
        5.1.1 1976至2001年本土标志发展中的成功第57页
        5.1.2 1976至2001年本土标志发展中的不足第57-58页
    5.2 本土标志发展背后的影响要素分析第58-61页
        5.2.1 文化现象对本土标志的影响第58-61页
        5.2.2 企业现状对本土标志的影响第61页
    5.3 对本土标志设计与本土品牌建设的思考第61-63页
第六章 1976至2001年本土标志的创新性应用第63-71页
    6.1 本土标志(1976-2001) 在纪念品中的创新性应用第63-67页
        6.1.1 本土标志(1976-2001) 在纪念品中创新性应用的思路第63-64页
        6.1.2 方案效果图展示第64-67页
    6.2 本土标志(1976-2001) 在书籍装帧中的创新性应用第67-71页
        6.2.1 本土标志(1976-2001) 在书籍装帧品中创新性应用的思路第67页
        6.2.2 方案效果图展示第67-71页
第七章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一) 学术专著第73-74页
    (二) 期刊论文第74-75页
    (三) 硕博论文第75-76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6-77页
    已发表论文第76页
    参与科研项目第76页
    教学及实践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陈洪绶人物画中“景”、“物”的作用
下一篇: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笔墨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