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1 日光温室内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1.1 根结线虫 | 第9页 |
1.1.2 日光温室连作障碍 | 第9-10页 |
1.2 根结线虫的发病条件及危害 | 第10-11页 |
1.2.1 根结线虫的生活史及世代传递 | 第10页 |
1.2.2 根结线虫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 | 第10页 |
1.2.3 根结线虫的发病特征及致病原因 | 第10-11页 |
1.2.4 根结线虫对植株生长生理作用 | 第11页 |
1.3 根结线虫化学制剂防治现状 | 第11-12页 |
1.4 根结线虫微生物杀线虫制剂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1 真菌防治根结线虫 | 第12页 |
1.4.2 细菌防治根结线虫 | 第12-13页 |
1.4.3 放线菌及其他因子防治根结线虫 | 第13页 |
1.5 根结线虫植物源制剂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6 根结线虫其他防治措施 | 第13-15页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3.1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6-17页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7-19页 |
3.3.1 根结线虫病情症状、防治效果的测定 | 第17页 |
3.3.2 番茄生长指标的测定 | 第17页 |
3.3.3 光合指标的测定 | 第17页 |
3.3.4 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17页 |
3.3.5 番茄根系活力含量指标测定 | 第17-18页 |
3.3.6 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3.3.7 番茄果实产量统计 | 第18页 |
3.3.8 番茄果实品质测定 | 第18-19页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40页 |
4.1 不同药剂处理对番茄生长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0-22页 |
4.1.1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 第20-21页 |
4.1.2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 第21-22页 |
4.2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生长期根系生物指标的影响 | 第22-25页 |
4.2.1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地下部鲜重指标的影响 | 第22-24页 |
4.2.2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生长期根系活力指标的影响 | 第24-25页 |
4.3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指标的影响 | 第25-26页 |
4.4 不同杀线虫处理对番茄生长期叶片中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6-28页 |
4.5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中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28-36页 |
4.5.1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中保护酶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4.5.2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中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4.5.3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 第30-32页 |
4.5.4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的影响 | 第32-33页 |
4.5.5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4.5.6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4.6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产量影响 | 第36-37页 |
4.7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品质影响 | 第37-38页 |
4.8 不同杀线虫药剂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 | 第38-4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3页 |
5.1 结论 | 第40-41页 |
5.1.1 不同药剂处理对番茄的生长的促进作用 | 第40页 |
5.1.2 不同的药剂处理对番茄根系地下鲜重及根系活力指标的影响 | 第40页 |
5.1.3 不同的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0页 |
5.1.4 不同药剂处理对番茄光合生理指标影响 | 第40页 |
5.1.5 不同药剂处理对番茄叶片保护酶活性和MDA、Pro含量影响 | 第40-41页 |
5.1.6 不同药剂处理番茄植株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影响 | 第41页 |
5.1.7 不同药剂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的增效作用 | 第41页 |
5.2 讨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ABSTRACT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