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长势与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1 相关概念第13页
        1.1.1 遥感第13页
        1.1.2 作物遥感监测第13页
    1.2 研究进展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8页
第二章 引言第18-21页
    2.1 研究背景第18页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8页
    3.1 研究地点第21页
    3.2 遥感数据与预处理第21-24页
        3.2.1 遥感影像获取第21-23页
        3.2.2 遥感数据预处理第23-24页
    3.3 地面试验与数据获取第24-28页
第四章 基于光谱特征的夏玉米识别与种植面积提取第28-35页
    4.1 数据与方法第28-29页
        4.1.1 数据预处理第28-29页
        4.1.2 植被指数提取第2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4.2.1 主要地物光谱特征分析第29-30页
        4.2.2 主要作物植被指数分析第30-32页
        4.2.3 玉米识别与种植面积提取第32页
        4.2.4 玉米面积提取精度验证第32-34页
    4.3 讨论第34-35页
第五章 夏玉米全生育期生物量遥感估测第35-44页
    5.1 材料与研究方法第35-38页
        5.1.1 试验区域与数据调查第35页
        5.1.2 遥感数据处理第35-36页
        5.1.3 模型构建第36-37页
        5.1.4 植被指数计算第37页
        5.1.5 模型精度检验第37-3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8-43页
        5.2.1 玉米萌发到拔节期生物量动态变化估测第38-39页
        5.2.2 玉米拔节期到抽雄期生物量动态变化估测第39-42页
        5.2.3 玉米抽雄到乳熟生物量动态变化估测第42-43页
    5.3 讨论第43-44页
第六章 县域玉米生长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4-50页
    6.1 系统的相关技术第44-45页
        6.1.1 组件式GIS的概述第44页
        6.1.2 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Delphi第44-45页
    6.2 系统分析与设计第45-47页
        6.2.1 系统目标分析第45-46页
        6.2.2 系统功能说明第46-47页
    6.3 系统实现与运行第47-49页
    6.4 讨论第49-5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7.1 结论第50-51页
    7.2 创新性第51页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附录 A 缩写和符号清单第59-61页
作者简介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水稻的应答响应
下一篇:城市生活污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性及农田环境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