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1 稻瘟病及稻瘟病菌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1.1 稻瘟病及其危害 | 第13页 |
1.1.2 稻瘟病菌 | 第13-14页 |
1.2 真菌胞质分裂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2.1 胞质分裂概述 | 第14页 |
1.2.2 胞质分裂过程 | 第14-16页 |
1.2.2.1 分裂位点选择 | 第14-15页 |
1.2.2.2 调节蛋白有序激活 | 第15页 |
1.2.2.3 形成隔膜 | 第15-16页 |
1.3 Ⅱ肌球蛋白的功能 | 第16-18页 |
1.3.1 肌动肌球蛋白环的主要成分 | 第16页 |
1.3.2 物质运输的重要动力 | 第16-18页 |
2 引言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32页 |
3.1 供试菌株 | 第19页 |
3.2 供试菌株培养条件 | 第19页 |
3.2.1 稻瘟菌培养条件 | 第19页 |
3.2.2 大肠杆菌培养条件 | 第19页 |
3.2.3 酵母菌培养条件 | 第19页 |
3.2.4 农杆菌培养条件 | 第19页 |
3.3 酵母转化及酵母质粒的提取 | 第19-20页 |
3.3.1 酵母转化 | 第19-20页 |
3.3.2 酵母质粒提取 | 第20页 |
3.4 大肠杆菌转化及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20页 |
3.4.1 大肠杆菌转化 | 第20页 |
3.4.2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 第20页 |
3.5 农杆菌转化 | 第20页 |
3.6 农杆菌介导转化稻瘟病菌 | 第20-21页 |
3.7 稻瘟菌基因组DNA、RNA的提取以及制备cDNA | 第21-22页 |
3.7.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1页 |
3.7.2 总RNA提取 | 第21页 |
3.7.3 制备cDNA | 第21-22页 |
3.8 Southern杂交 | 第22-23页 |
3.8.1 探针的制备 | 第22页 |
3.8.2 酶切及电泳 | 第22页 |
3.8.3 转膜 | 第22页 |
3.8.4 交联及杂交 | 第22-23页 |
3.8.5 洗膜显色 | 第23页 |
3.9 原生质体制备 | 第23页 |
3.10 原生质体转化 | 第23-24页 |
3.11 T-DNA插入突变体致病性分析及鉴定 | 第24页 |
3.11.1 T-DNA插入突变体致病性分析 | 第24页 |
3.11.2 A115菌株的鉴定 | 第24页 |
3.12 MGG_03060蛋白序列保守结构域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24-25页 |
3.13 Momyo2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 | 第25页 |
3.14 Momyo2敲除载体的构建及突变体鉴定 | 第25-26页 |
3.14.1 Momyo2敲除载体构建 | 第25页 |
3.14.2 Momyo2突变体鉴定 | 第25-26页 |
3.14.2.1 PCR筛选 | 第25页 |
3.14.2.2 RT-PCR验证 | 第25页 |
3.14.2.3 Southern杂交验证 | 第25-26页 |
3.15 Momyo2的基因回补 | 第26页 |
3.16 Momyo2的亚细胞定位 | 第26页 |
3.17 Momyo2突变体表型观测 | 第26-32页 |
3.17.1 Momyo2突变体营养生殖 | 第26页 |
3.17.1.1 Momyo2突变体生长速率 | 第26页 |
3.17.1.2 Momyo2突变体干重测定 | 第26页 |
3.17.2 Momyo2突变体菌丝隔膜观察 | 第26-27页 |
3.17.2.1 Momyo2突变体CFW染色 | 第26-27页 |
3.17.2.2 Momyo2突变体透射电镜观察隔膜 | 第27页 |
3.17.3 Momyo2突变体无性生殖 | 第27页 |
3.17.3.1 Momyo2突变体气生菌丝生长 | 第27页 |
3.17.3.2 Momyo2突变体产孢切片观察 | 第27页 |
3.17.3.3 Momyo2突变体分生孢子观察 | 第27页 |
3.17.4 Momyo2突变体分生孢子萌发及糖原代谢观察 | 第27-28页 |
3.17.4.1 Momyo2突变体分生孢子萌发 | 第27-28页 |
3.17.4.2 Momyo2突变体分生孢子碘染 | 第28页 |
3.17.4.3 Momyo2突变体分生孢子碘染转移 | 第28页 |
3.17.5 Momyo2突变体体外胁迫因子测定 | 第28页 |
3.17.6 Momyo2外泌酶活性 | 第28-29页 |
3.17.6.1 Momyo2突变体胞外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第28页 |
3.17.6.2 Momyo2突变体胞外酶活相关蛋白定量分析 | 第28-29页 |
3.17.7 Momyo2突变体致病性分析及附着胞的形成 | 第29页 |
3.17.7.1 Momyo2突变体水稻活体喷雾接种 | 第29页 |
3.17.7.2 Momyo2突变体大麦离体接种 | 第29页 |
3.17.7.3 Momyo2突变体水稻离体创伤接种 | 第29页 |
3.17.7.4 Momyo2突变体附着胞的形成 | 第29页 |
3.17.8 Momyo2突变体侵入及扩展能力测定 | 第29-30页 |
3.17.8.1 Momyo2突变体侵入能力 | 第29页 |
3.18.8.2 Momyo2突变体扩展能力 | 第29-30页 |
3.17.9 Momyo2细胞壁完整性 | 第30页 |
3.17.9.1 Momyo2突变体附着胞膨压测定 | 第30页 |
3.17.9.2 Momyo2突变体附着胞CFW染色 | 第30页 |
3.17.9.3 Momyo2突变体附着胞坍塌恢复测定 | 第30页 |
3.17.9.4 Momyo2突变体附着胞质壁分离测定 | 第30页 |
3.17.9.5 Momyo2突变原生质体释放 | 第30页 |
3.17.10 Momyo2突变体活性氧应答测定 | 第30-31页 |
3.17.10.1 Momyo2突变体DAB染色 | 第30-31页 |
3.17.10.1 DPI处理过氧化物 | 第31页 |
3.17.11 Momyo2突变体细胞质观察 | 第31页 |
3.17.12 Momyo2突变体核定位分析 | 第31页 |
3.17.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4.1 T-DNA插入突变体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页 |
4.2 MGG_03060蛋白系统发育分析及保守结构域比较 | 第32-33页 |
4.3 Momyo2在初侵染阶段呈上调表达 | 第33-34页 |
4.4 获得Momyo2敲除突变体 | 第34页 |
4.5 Momyo2回补菌株表型分析 | 第34页 |
4.6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营养生殖 | 第34-35页 |
4.7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隔膜的形成 | 第35-36页 |
4.8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无性生殖 | 第36页 |
4.9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及糖原代谢 | 第36-38页 |
4.10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氧化胁迫应答 | 第38-39页 |
4.11 Momyo2的缺失渗透胁迫耐受性降低 | 第39-40页 |
4.12 Momyo2的缺失影响稻瘟病菌细胞壁的完整性 | 第40-41页 |
4.12.1 细胞壁胁迫因子抑制分析 | 第40页 |
4.12.2 原生质体释放与检测 | 第40-41页 |
4.13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分泌 | 第41-42页 |
4.14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致病性及附着胞的形成 | 第42-43页 |
4.15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侵入及扩展能力 | 第43-44页 |
4.16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附着胞细胞壁完整性 | 第44页 |
4.17 Momyo2是抑制寄主产生过氧化物的关键因素 | 第44-46页 |
4.18 Momyo2细胞定位观察 | 第46-47页 |
4.19 Momyo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细胞核的分布 | 第47-48页 |
5 讨论 | 第48-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