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颖二维材料设计与模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1 石墨烯第11页
        1.2.2 硅烯、锗烯和锡烯第11-12页
        1.2.3 h-BN单层第12-13页
        1.2.4 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第13-14页
        1.2.5 磷烯、砷烯和锑烯第14-15页
    1.3 具有新型结构的二维体系的设计第15-21页
        1.3.1 具有新型结构的二维体系的设计理念第15-16页
        1.3.2 含平面碳原子的二维单层第16-18页
        1.3.3 含平面硅原子的二维单层第18-19页
        1.3.4 贵金属二硫族化合物第19-20页
        1.3.5 二维金属有机单层第20-21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21-24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24-36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量子力学基础和密度泛函理论第24-29页
        2.2.1 薛定谔方程第24-25页
        2.2.2 Born-Oppenheimer近似第25页
        2.2.3 Hatree-Fock方法第25-26页
        2.2.4 密度泛函理论第26-28页
        2.2.5 交换相关能量泛函第28-29页
    2.3 所使用的软件包及计算工具简介第29-32页
        2.3.1 VASP第29-30页
        2.3.2 Dmol~3和CASTEP第30页
        2.3.3 CALYPSO第30-31页
        2.3.4 SSAdNDP第31-32页
        2.3.5 Phonopy第32页
    2.4 二维单层的稳定性评价第32-36页
        2.4.1 结合能第32-33页
        2.4.2 动力学稳定性第33-34页
        2.4.3 热稳定性第34页
        2.4.4 力学稳定性第34页
        2.4.5 全局能量最低的结构第34-36页
第3章 含平面五配位碳的Be_5C_2单层的计算研究第36-46页
    3.1 引言第36-37页
    3.2 计算方法第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5页
        3.3.1 Be_9C_2~(4-)分子第37-38页
        3.3.2 Be_5C_2单层的结构性质第38-40页
        3.3.3 Be_5C_2单层的稳定性评价第40-42页
        3.3.4 Be_5C_2单层的电学性质第42-44页
        3.3.5 Be_5C_2单层的力学性质第44-45页
        3.3.6 Be_5C_2单层的合成策略第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含平面五配位硅的CaSi单层的计算研究第46-58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计算方法第47-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7页
        4.3.1 含平面五配位硅的小分子Ca_4Si_2~(2-)第48-50页
        4.3.2 CaSi单层的结构第50-51页
        4.3.3 CaSi单层的稳定性第51-53页
        4.3.4 CaSi单层的电学性质第53-56页
        4.3.5 CaSi单层的力学性质第56-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五边形PdS_2单层的计算研究第58-66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计算方法第5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9-64页
        5.3.1 PdS_2单层最稳定的构型第59-61页
        5.3.2 PdS_2单层的能带结构及带隙调控第61-62页
        5.3.3 PdS_2单层的载流子迁移率第62-64页
        5.3.4 PdS_2单层的实验可行性第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6章 二维铁酞菁(Fe-Pc)单层的氧还原性能计算研究第66-79页
    6.1 引言第66-67页
    6.2 计算方法第67-6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8-78页
        6.3.1 Fe-Pc单层的基本特性第68-69页
        6.3.2 Fe-Pc单层的O_2吸附第69-71页
        6.3.3 Fe-Pc单层的氧还原过程第71-73页
        6.3.4 电极电势对氧还原过程的影响第73-74页
        6.3.5 轴向配体对于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4-75页
        6.3.6 Fe-Pc单层相对于Fe-Pc分子的优势第75-78页
    6.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7章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9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5-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形磁电复合材料增强磁电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下一篇:致密气藏地震流体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