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发电设备可靠性建模及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点检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火电厂发电设备点检管理的理论研究 | 第14-25页 |
2.1 点检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1 设备点检与点检制 | 第14页 |
2.1.2 点检的类别 | 第14-15页 |
2.1.3 点检管理的特点 | 第15页 |
2.2 点检管理的防护体系及工作模型 | 第15-18页 |
2.2.1 设备点检管理的五层防护体系 | 第15-17页 |
2.2.2 点检工作模型 | 第17-18页 |
2.3 火力发电设备重要度分析 | 第18-23页 |
2.3.1 综合重要度 | 第18-19页 |
2.3.2 固有权重 | 第19-21页 |
2.3.3 状态权重 | 第21-22页 |
2.3.4 综合权重 | 第22页 |
2.3.5 以给水泵为例的重要度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发电设备可靠性维修和预测模型 | 第25-39页 |
3.1 可靠性维修的基本概念 | 第25页 |
3.2 可靠性点检维修理论的应用基础 | 第25-26页 |
3.3 设备故障特征及维修理念 | 第26-28页 |
3.3.1 典型的故障率曲线 | 第26-27页 |
3.3.2 可修复系统故障特征曲线 | 第27-28页 |
3.4 灰色理论及灰色预测建模 | 第28-33页 |
3.4.1 灰色系统理论 | 第28页 |
3.4.2 GM(1,1)预测模型及建立 | 第28-30页 |
3.4.3 GM(1,1)预测模型的精度检验 | 第30-33页 |
3.5 灰预测模型的改进及应用 | 第33-38页 |
3.5.1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3.5.2 以给水泵为例的状态预测 | 第35-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 | 第39-44页 |
4.1 发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 第39-41页 |
4.2 发电设备状态综合评价 | 第41-42页 |
4.2.1 发电设备状态的界定 | 第41页 |
4.2.2 以给水泵为例的状态评价 | 第41-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电厂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 第44-63页 |
5.1 开发技术及环境搭建 | 第44-48页 |
5.1.1 Android系统概述 | 第44页 |
5.1.2 系统架构 | 第44-46页 |
5.1.3 生命周期 | 第46-47页 |
5.1.4 环境搭建 | 第47-48页 |
5.2 软件体系结构 | 第48-49页 |
5.2.1 体系结构介绍 | 第48-49页 |
5.2.2 本系统的结构 | 第49页 |
5.3 设备信息管理软件关键功能设计 | 第49-62页 |
5.3.1 主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2页 |
5.3.2 登录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3页 |
5.3.3 点检任务同步与上传功能设计 | 第53-56页 |
5.3.4 设备档案查询功能设计 | 第56-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