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思想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及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概念的界定第11-14页
        1.2.1 习近平的“中国方案”第11-12页
        1.2.2 习近平的“共同体”思想第12-14页
        1.2.3 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思想第14页
    1.3 研究综述第14-23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第14-19页
            1.3.1.1 研究习近平“中国方案”第14-15页
            1.3.1.2 挖掘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思想的内涵第15-16页
            1.3.1.3 探查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的思想的当代现实逻辑及进路第16-19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9-23页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其不足第23-25页
        1.4.1 研究方法第23页
        1.4.2 创新点第23页
        1.4.3 不足第23-25页
第2章 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第25-34页
    2.1 资本主义全球治理新变化第25-30页
        2.1.1 资本主义全球治理的新发展与其所面临的困境第25-29页
        2.1.2 资本主义全球治理问题的爆发与出路第29-30页
    2.2 中国“治理世界”的开场第30-34页
        2.2.1 中国崛起进程中全球治理能力的历史性提升第31页
        2.2.2 中国“治理世界”的当代开场第31-32页
        2.2.3 “两个引导”应该“有所作为”第32-34页
第3章 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第34-47页
    3.1 经典理论源泉: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第34-38页
        3.1.1 人的“类特性”:追求“共同体”生活第34-35页
        3.1.2 “共同体”: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践场域第35页
        3.1.3 资本主义“共同体”:人类“虚幻共同体”的一个阶段第35-37页
            3.1.3.1 资本主义“共同体”之前的“共同体”第35-36页
            3.1.3.2 资本主义“共同体”第36-37页
        3.1.4 “真正的共同体”:超越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的必然逻辑第37-38页
    3.2 国际共运殷鉴:苏联的“共同体”思想第38-41页
        3.2.1 列宁对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38-40页
        3.2.2 列宁之后的苏联对“共同体”建设探索的历史教训第40-41页
            3.2.2.1 “两个平行世界市场”断绝建设“真正的共同体”的可能第40页
            3.2.2.2 苏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破坏“共同体”的和谐建设第40-41页
    3.3 中国实践根基:中国共产党的“共同体”现实推进第41-44页
        3.3.1 毛泽东时代奠定当代中国“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前提第41-43页
        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同体”全球治理的建设前提第43-44页
    3.4 “天下”想象逻辑:古代中国的全球治理智慧第44-47页
        3.4.1 “天下”治理优势第44-45页
        3.4.2 “天下”治理弊端第45-47页
第4章 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思想基本内容第47-60页
    4.1 建设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第47-48页
    4.2 建设理念:“共同体”全球治理方向第48-52页
        4.2.1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和主线第48-49页
        4.2.2 以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最大公约数第49-50页
        4.2.3 以多种“共同体”概念丰富全球治理不同方面第50-51页
        4.2.4 不同“共同体”概念间的关系第51-52页
    4.3 建设原则:五大原则指明追求方向第52-54页
        4.3.1 坚持持久和平,建设一个对话协商的世界第52-53页
        4.3.2 坚持普遍安全,建设一个共建共享的世界第53页
        4.3.3 坚持共同繁荣,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的世界第53页
        4.3.4 坚持开放包容,建设一个交流互鉴的世界第53页
        4.3.5 坚持清洁美丽,建设一个绿色低碳的世界第53-54页
    4.4 建设路径:全球治理范式的改革第54-55页
        4.4.1 改革创新全球治理体系以迈向“真正的共同体”第54页
        4.4.2 改革是对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第54-55页
    4.5 建设战略:国际多边合作与互利共赢第55-56页
        4.5.1 多边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支撑第55页
        4.5.2 互利共赢是多边合作的保障第55-56页
    4.6 建设秩序:打造全球治理的新秩序第56-57页
        4.6.1 建设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第56-57页
        4.6.2 继续强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第57页
        4.6.3 树立新型国际规则第57页
        4.6.4 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第57页
    4.7 建设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是其蓝图之始第57-59页
        4.7.1 “共同体”建设原则的实践展开第58页
        4.7.2 “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利益共同体”第58页
        4.7.3 “一带一路”倡议打造“责任共同体”第58页
        4.7.4 “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命运共同体”第58-59页
    4.8 建设目的:迈向“真正的共同体”第59-60页
第5章 习近平“中国方案”的“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意义第60-64页
    5.1 理论意义第60-61页
        5.1.1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60-61页
        5.1.2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61页
        5.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61页
    5.2 实践意义第61-64页
        5.2.1 超越“冷战”视域全球治理范式第61-62页
        5.2.2 有助于实现中国梦第62-64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获奖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基于武汉市D、Y社区的调研
下一篇:北京市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