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假设 | 第12页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2.1 糖尿病心肌病 | 第14-19页 |
2.1.1 糖尿病心肌病概述 | 第14-15页 |
2.1.2 糖尿病心肌病的可能机制 | 第15-18页 |
2.1.3 糖尿病心肌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8-19页 |
2.2 AMPK与糖尿病心肌病 | 第19-24页 |
2.2.1 AMPK的结构和激活 | 第19-20页 |
2.2.2 AMPK与心肌代谢 | 第20-21页 |
2.2.3 MG53与心脏功能 | 第21-23页 |
2.2.4 C/EBPβ与心脏功能 | 第23-24页 |
2.3 运动与糖尿病心肌病 | 第24-27页 |
2.3.1 运动与糖尿病心脏 | 第24-25页 |
2.3.2 运动与AMPK | 第25-26页 |
2.3.3 运动与MG53 | 第26页 |
2.3.4 运动与C/EBPβ | 第26-27页 |
3 实验一AMPKα2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 | 第27-77页 |
3.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第27-2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8-41页 |
3.2.1 随机血糖测试 | 第28页 |
3.2.2 IPGTT检测 | 第28-29页 |
3.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 第29页 |
3.2.4 血脂四项检测 | 第29-31页 |
3.2.5 取材 | 第31-32页 |
3.2.6 天狼腥红染色和WGA染色 | 第32-35页 |
3.2.7 Western Blot | 第35-41页 |
3.2.8 统计学分析 | 第41页 |
3.3 结果 | 第41-61页 |
3.3.1 高脂饮食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数量和体重变化 | 第41-44页 |
3.3.2 高脂饮食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血液指标的结果 | 第44-47页 |
3.3.3 高脂饮食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超声心动图结果 | 第47-49页 |
3.3.4 高脂饮食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心肌形态学结果 | 第49-52页 |
3.3.5 高脂饮食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心肌AMPKα及ACC蛋白的表达 | 第52-55页 |
3.3.6 高脂饮食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心肌AMPK下游通路蛋白表达 | 第55-61页 |
3.4 分析讨论 | 第61-76页 |
3.4.1 糖尿病心肌病小鼠模型建立 | 第61-64页 |
3.4.2 AMPKα2 KO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体重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64-65页 |
3.4.3 AMPKα2 KO加剧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 | 第65页 |
3.4.4 AMPKα2 KO加剧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AMPKα和ACC磷酸化降低 | 第65-67页 |
3.4.5 AMPKα2 KO对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代谢的影响 | 第67-76页 |
3.5 小结 | 第76-77页 |
4 实验二AMPKα2在运动干预影响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 | 第77-106页 |
4.1 研究对象与运动方案 | 第77-78页 |
4.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第77-78页 |
4.1.2 运动方案 | 第78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78-97页 |
4.3.1 运动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数量和体重的变化 | 第78-81页 |
4.3.2 运动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血液指标结果 | 第81-83页 |
4.3.3 运动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超声心动图结果 | 第83-85页 |
4.3.4 运动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心肌形态学指标结果 | 第85-88页 |
4.3.5 运动和AMPKα2 KO后小鼠心肌AMPKα及ACC的表达 | 第88-90页 |
4.3.6 运动和AMPKα2 KO干预后小鼠心肌AMPK下游通路蛋白的表达 | 第90-97页 |
4.4 讨论分析 | 第97-105页 |
4.4.1 AMPKα2 KO对运动调节糖尿病心肌病小鼠体重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97-98页 |
4.4.2 AMPKα2 KO对运动调节糖尿病心肌病小鼠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第98-99页 |
4.4.3 AMPKα2 KO对运动调节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AMPK和ACC的影响 | 第99-100页 |
4.4.4 AMPKα2 KO对运动调节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代谢的影响 | 第100-105页 |
4.5 小结 | 第105-106页 |
5 结论 | 第106页 |
6 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6页 |
附录 | 第126-127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