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川东涪陵地区拔山寺构造二叠系长兴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13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4页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4-15页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第15-17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7-20页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构造特征第17-18页
        2.1.1 研究区位置第17页
        2.1.2 构造特征第17-18页
    2.2 区域地层特征第18-20页
第3章 长兴组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分析第20-26页
    3.1 天然气组分特征第20页
    3.2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第20-22页
    3.3 天然气成因与来源讨论第22-26页
        3.3.1 天然气为海相热解成因气第22-23页
        3.3.2 天然气主要来源于Ⅱ型干酪根裂解气第23页
        3.3.3 天然气气源与川东北气田具有相似性第23-24页
        3.3.4 天然气气源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的吴家坪组第24-26页
第4章 烃源岩评价第26-29页
    4.1 有机质类型第26页
    4.2 有机质丰度第26-28页
    4.3 有机质成熟度第28-29页
第5章 长兴组储层特征及流体充注特征第29-49页
    5.1 储层岩石类型第29-30页
    5.2 储集空间类型第30-34页
        5.2.1 粒间孔隙第30-31页
        5.2.2 粒内孔隙和铸模孔第31-32页
        5.2.3 晶间孔隙第32-33页
        5.2.4 晶洞孔隙或溶蚀孔洞第33页
        5.2.5 裂缝第33-34页
    5.3 长兴组储层流体充填序列第34-37页
    5.4 长兴组储层包裹体特征及流体充注期次第37-45页
        5.4.1 长兴组包裹体分布特征第37-42页
        5.4.2 长兴组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流体充注期次第42-45页
    5.5 长兴组储层充填矿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流体源第45-49页
        5.5.1 碳氧同位素第45-47页
        5.5.2 锶同位素第47-49页
第6章 长兴组气藏保存条件第49-54页
    6.1 长兴组上覆下三叠统封盖条件第49-50页
    6.2 长兴组保存条件综合评价第50-54页
第7章 长兴组油气成藏过程及主控因素第54-62页
    7.1 长兴组气藏类型特征及成藏过程第54-60页
        7.1.1 早期台内浅滩气藏类型特征及成藏过程(泰来2井)第54-56页
        7.1.2 晚期台洼边缘生屑滩气藏类型特征及成藏过程(泰来201井)第56-58页
        7.1.3 晚期台洼边缘生物礁气藏类型特征及成藏过程(泰来202井)第58-60页
    7.2 长兴组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第60-62页
        7.2.1 岩性圈闭是天然气藏形成的储集场所第60-61页
        7.2.2 高陡构造断裂活动决定了天然气的储集规模第61页
        7.2.3 上覆岩层超压幅度影响其保存条件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古地理演化研究
下一篇:准中4区块断层特征及对侏罗系油气成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