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基于三苯胺和咔唑的新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5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史及现状第9-11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基本原理第11-13页
    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工艺发展现状第13-14页
    1.4 交联工艺及可交联空穴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4-21页
    1.5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第21-23页
    1.6 论文立题思想第23-25页
第二章 基于螺芴母核的可交联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25-43页
    2.1 引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7页
        2.2.1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第26页
        2.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42页
        2.3.1 化合物的合成第27-28页
        2.3.2 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第28页
        2.3.3 热力学性质及稳定性第28-29页
        2.3.4 抗溶剂性能第29-32页
        2.3.5 光物理性质第32-33页
        2.3.6 紫外光电子能谱第33-34页
        2.3.7 表面形貌研究第34-36页
        2.3.8 表面接触角第36页
        2.3.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第36-40页
        2.3.10 量子点发光器件性能研究第40-42页
    2.4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光热协同交联降低交联温度的研究第43-55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6页
        3.2.1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第43-44页
        3.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4-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3.3.1 化合物的合成第46页
        3.3.2 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第46页
        3.3.3 热力学性质第46-47页
        3.3.4 光物理性质第47页
        3.3.5 抗溶剂性能第47-49页
        3.3.6 光热协同交联条件的探索第49-53页
        3.3.7 表面形貌研究第53-54页
    3.4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新型噁唑类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第55-73页
    4.1 引言第55-56页
    4.2 实验部分第56-58页
        4.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第56页
        4.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56-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72页
        4.3.1 化合物的合成第58页
        4.3.2 密度泛函理论分析第58-61页
        4.3.3 光物理性质第61-65页
        4.3.4 电化学及热力学性质第65-66页
        4.3.5 器件性能研究第66-70页
        4.3.6 改进设计与分子模拟第70-72页
    4.4 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5.1 总结第73页
    5.2 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5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或待发表论文第85-86页
附录一第86-93页
附录二第93-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酰胺硫醚单元的多响应线型和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温敏行为研究
下一篇:基于螺环体系的功能性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