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中国南方城市绿化树种碳储量测算及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城市植被碳储量研究综述第9-11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0页
        1.2.3 城市植被碳储量测算方法研究进展第10-11页
    1.3 地面激光雷达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1-15页
        1.3.1 基于TLS的树木三维可视化建模第12页
        1.3.2 基于TLS的基本测树因子测算第12-14页
        1.3.3 基于TLS的冠层因子测算第14页
        1.3.4 基于TLS的树种分类第14-15页
        1.3.5 森林点云分类第15页
    1.4 本研究的问题,目的及意义第15-17页
2 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第17-2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页
    2.2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7-19页
    2.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4 TLS介绍第20页
        2.4.1 TLS扫描原理第20页
        2.4.2 点云数据采集方法第20页
    2.5 外业数据采集第20-22页
        2.5.1 单立木点云数据采集第20-21页
        2.5.2 立木各器官样本采集第21-22页
    2.6 点云数据预处理及基本测树因子的提取第22-23页
    2.7 基于点云数据的立木各器官体积及碳储量测算方法第23-26页
        2.7.1 基于点云数据的树干材积及碳储量测算方法第23页
        2.7.2 基于点云数据的树枝体积及碳储量测算方法第23-24页
        2.7.3 基于点云数据的树叶体积及碳储量测算方法第24-25页
        2.7.4 BEF测算方法第25页
        2.7.5 树干材积及冠层体积模型值测算方法第25页
        2.7.6 各器官碳储量模型值测算方法第25-26页
    2.8 统计分析第26-27页
3 基于TLS树干材积及碳储量的无损测算研究第27-35页
    3.1 基本测树因子的提取及分析第27-28页
    3.2 不同区分段长度对材积测算的影响分析第28-30页
    3.3 立木材积、碳储量不同测算方法比较第30-31页
    3.4 树干材积及碳储量测算精度随立木生长变化研究第31-32页
    3.5 讨论第32-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基于TLS的冠层及整体碳储量无损测算研究第35-43页
    4.1 基于TLS的树叶有效体积及碳储量测算第35-37页
    4.2 不同方法测算的冠层体积及碳储量比较第37页
    4.3 不同方法测算立木各器官及整体碳储量比较第37-39页
    4.4 模型测算立木各器官及整体碳储量精度随径阶的变化第39-40页
    4.5 讨论第40-42页
    4.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基于TLS的BEF无损测算研究第43-47页
    5.1 基于不同方法测算的BEF比较第43-44页
    5.2 基于不同BEF测算的立木碳储量比较第44-45页
    5.3 BEF随径阶的变化研究第45页
    5.4 讨论第45-46页
    5.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7-50页
    6.1 结论第47-48页
    6.2 讨论第48页
        6.2.1 创新点第48页
        6.2.2 存在的不足第48页
        6.2.3 精度的评估第48页
    6.3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个人简介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竹林碳储量时空演变及对土地利用动态响应遥感监测研究
下一篇:载银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竹材防霉中的应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