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算法与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实验研究 | 第13页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多组分颗粒流动反应耦合过程理论模型 | 第16-32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欧拉-欧拉方法的数学模型 | 第17-25页 |
2.2.1 连续性方程 | 第17-18页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8-19页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9-21页 |
2.2.4 组分守恒方程 | 第21-22页 |
2.2.5 气固相间曳力和固固相间曳力模型 | 第22-23页 |
2.2.6 固相应力模型 | 第23-25页 |
2.3 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2.4 CFD-DEM 方法的数学模型 | 第26-31页 |
2.4.1 控制方程 | 第26-27页 |
2.4.2 碰撞模型 | 第27-30页 |
2.4.3 曳力模型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鼓泡流化床内生物质气化过程模拟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模拟对象及条件 | 第32-33页 |
3.3 生物质气化反应模型 | 第33-35页 |
3.4 模拟结果与Loha等实验结果对比 | 第35-37页 |
3.5 鼓泡床内颗粒流动过程分析 | 第37-39页 |
3.6 鼓泡流化床内生物质气化产物组分分布 | 第39-41页 |
3.7 不同氧当量比对生物质气化产物的影响 | 第41-4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内循环流化床内生物质/煤联合气化过程模拟 | 第45-62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模拟对象及条件 | 第45-47页 |
4.3 生物质煤联合气化反应模型 | 第47-49页 |
4.4 模拟结果与F.Miccio等实验结果对比 | 第49-51页 |
4.5 生物质/煤联合气化过程瞬时分析 | 第51-58页 |
4.5.1 瞬时颗粒浓度与速度分布 | 第51-54页 |
4.5.2 瞬时气体组分摩尔质量分布 | 第54-55页 |
4.5.3 瞬时温度分布 | 第55-56页 |
4.5.4 颗粒脉动信息随时间变化特征 | 第56-58页 |
4.6 生物质/煤联合气化过程时均分析 | 第58-60页 |
4.6.1 时均颗粒速度、颗粒浓度与颗粒脉动分布 | 第58-60页 |
4.6.2 时均拟颗粒温度分布与颗粒浓度和颗粒相温度关系 | 第60页 |
4.7 本章小节 | 第60-62页 |
第5章 鼓泡床内生物质气化过程CFD-DEM模拟 | 第62-73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单颗粒缩核反应模型 | 第62-64页 |
5.3 DEM反应模型验证 | 第64-67页 |
5.4 生物质单颗粒气化反应特性 | 第67-69页 |
5.5 鼓泡床内多颗粒流动特性与反应特性 | 第69-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