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6页 |
1.1 瓜环简介 | 第8-9页 |
1.2 瓜环化学研究分类 | 第9-22页 |
1.2.1 瓜环的合成化学 | 第10-11页 |
1.2.2 瓜环的外壁作用化学 | 第11-13页 |
1.2.3 瓜环的配位化学 | 第13-15页 |
1.2.4 瓜环的主客体化学 | 第15-19页 |
1.2.5 瓜环的主客体配位化学 | 第19-22页 |
1.3 本文工作 | 第22-26页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4页 |
1.3.2 研究手段 | 第24页 |
1.3.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十元瓜环与[CdCl_4]~(2-)三维管状超分子自组装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26-33页 |
2.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2 十元瓜环的合成、分离与表征 | 第26-27页 |
2.3 十元瓜环与[CdCl_4]~(2-)三维管状超分子自组装体的合成 | 第27-28页 |
2.4 十元瓜环与[CdCl_4]~(2–)三维管状超分子自组装体的结构表征 | 第28-32页 |
2.4.1 Q[10]量化计算对外壁静电分布分析 | 第28页 |
2.4.2 Q[10]与[CdCl_4]~(2-)三维管状超分子自组装体晶体结构及分析 | 第28-31页 |
2.4.3 Q[10]与[CdCl_4]~(2-)三维管状超分子自组装体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第31页 |
2.4.4 Q[10]与[CdCl_4]~(2-)三维管状超分子自组装体晶体热稳定性测试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十元瓜环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的合成、表征及其应用 | 第33-49页 |
3.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33页 |
3.2 Q[10]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的合成 | 第33-34页 |
3.3 Q[10]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的表征 | 第34-39页 |
3.3.1 Q[10]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晶体结构及分析 | 第34-37页 |
3.3.2 Q[10]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SAOF-1)显微实验 | 第37-38页 |
3.3.3 Q[10]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SAOF-1)X-射线粉末衍射(PXRD)实验 | 第38-39页 |
3.4 Q[10]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SAOF-1)的应用 | 第39-48页 |
3.4.1 Q[10]与[Cd_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SAOF-1)的在乙腈中的稳定性实验 | 第39-40页 |
3.4.2 Q[10]与[Cd4Cl_(16)]~(8-)三维多孔超分子有机框架(SAOF-1)的吸附实验 | 第40-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十元瓜环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结构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 第49-69页 |
4.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49页 |
4.2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结构的合成实验 | 第49-52页 |
4.3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结构的表征 | 第52-59页 |
4.3.1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晶体结构及分析 | 第52-57页 |
4.3.2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PXRD)实验 | 第57-58页 |
4.3.3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结构能谱(EDS)实验 | 第58-59页 |
4.4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结构的应用 | 第59-68页 |
4.4.1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超分子有机框架结构在硝酸体系中培养晶体及表征 | 第59-61页 |
4.4.2 Q[10]与金属离子配位的选择性实验 | 第61-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