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承载力分析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关于城市承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水资源承载力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土地承载力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交通承载力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环境承载力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综合承载力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主要内容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2页 |
·主要内容及文章框架 | 第19-20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2 城市承载力的基础理论 | 第22-27页 |
·资源稀缺理论 | 第22-23页 |
·资源稀缺理论的内涵 | 第22页 |
·城市承载力的应用 | 第22-23页 |
·城市经济聚散理论 | 第23-24页 |
·城市聚集经济 | 第23页 |
·城市扩散经济 | 第23-24页 |
·城市承载力的应用 | 第24页 |
·城市竞争力理论 | 第24-25页 |
·城市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 第24-25页 |
·城市承载力的应用 | 第25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第25-26页 |
·城市承载力的应用 | 第26页 |
·短板理论 | 第26-27页 |
·短板理论的演变 | 第26页 |
·城市承载力的应用 | 第26-27页 |
3 大连城市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 第27-41页 |
·城市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29页 |
·城市承载力指标的选取原则 | 第27页 |
·城市承载力指标内涵 | 第27-29页 |
·承载力指标赋权 | 第29-33页 |
·层次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30-32页 |
·城市承载力指标权重 | 第32-33页 |
·建立综合指数法评价模型 | 第33-36页 |
·综合指数法评价模型 | 第33页 |
·大连城市承载力得分统计描述 | 第33-36页 |
·大连城市承载力的预警分析 | 第36-41页 |
·水资源承载力预警分析 | 第37页 |
·土地承载力预警分析 | 第37-38页 |
·交通承载力预警分析 | 第38-39页 |
·环境承载力预警分析 | 第39页 |
·综合承载力预警分析 | 第39-41页 |
4 大连城市承载力的未来情景分析 | 第41-46页 |
·水资源承载力情景分析 | 第41-42页 |
·土地承载力情景分析 | 第42-43页 |
·交通承载力情景分析 | 第43页 |
·环境承载力情景分析 | 第43-46页 |
5 主要结论与提升策略 | 第46-51页 |
·主要结论 | 第46-47页 |
·大连城市承载力提升策略 | 第47-51页 |
·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策略 | 第47-48页 |
·土地承载力提升策略 | 第48页 |
·交通承载力提升策略 | 第48-49页 |
·环境承载力提升策略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