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温度和空间约束对飞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6页
        1.1.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简介第10-11页
        1.1.2 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简介第11-12页
        1.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优点第12-13页
        1.1.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广泛应用第13-16页
    1.2 国内外LIBS技术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1 国外LIBS技术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2 国内LIBS技术研究进展第18页
    1.3 LIBS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第18-19页
    1.4 LIBS光谱增强方法第19-22页
        1.4.1 双脉冲技术第19-21页
        1.4.2 磁约束技术第21页
        1.4.3 空间约束技术第21-22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2-23页
第二章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理论背景第23-28页
    2.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定义第23页
    2.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第23-25页
    2.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机制第25-26页
    2.4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模型第26-27页
    2.5 描述等离子体的参数第27-28页
第三章 温度对飞秒激光诱导锗等离子体的影响研究第28-38页
    3.1 研究背景第28-29页
    3.2 实验装置第29-31页
        3.2.1 飞秒单脉冲LIBS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第29-30页
        3.2.2 瞬时反射率测量实验装置示意图第30-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3.3.1 不同激光能量密度下锗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第31-33页
        3.3.2 不同激光波长下锗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第33-34页
        3.3.3 锗瞬时反射率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第34-36页
        3.3.4 锗瞬时反射率随温度的变化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飞秒激光诱导铜等离子体的空间约束效应第38-47页
    4.1 研究背景第38-39页
    4.2 实验装置第39-4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4.3.1 空间约束下LIBS光谱强度的变化第40-42页
        4.3.2 空间约束下光谱发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第42-44页
        4.3.3 不同腔体高度对空间约束效应的影响第44-45页
        4.3.4 不同约束条件下铜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加强比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5.1 总结第47页
    5.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作者简介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激光场中氢原子的激发
下一篇:飞秒激光场中环烃类分子库仑爆炸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