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2-20页 |
1.2.1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电机理 | 第13-16页 |
1.2.3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压阻效应 | 第16-18页 |
1.2.4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压阻特性 | 第18-20页 |
1.3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 第20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压敏元件制备及实验平台 | 第23-31页 |
2.1 本章引论 | 第23页 |
2.2 压敏元件制备 | 第23-25页 |
2.2.1 压敏元件原材料 | 第23-24页 |
2.2.2 压敏元件制备流程 | 第24-25页 |
2.3 实验设备 | 第25-27页 |
2.3.1 压敏元件制备设备 | 第25-26页 |
2.3.2 松弛实验平台 | 第26-27页 |
2.4 压敏元件设计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压敏元件阻抗松弛特性研究 | 第31-51页 |
3.1 本章引言 | 第31页 |
3.2 阻抗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 第31-41页 |
3.2.1 压缩过程中阻抗变化规律 | 第33-36页 |
3.2.2 恒应变初始应力对压敏元件阻抗松弛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3 频率对压敏元件阻抗的影响 | 第37-40页 |
3.2.4 压敏元件压缩应力过程中电容变化规律 | 第40-41页 |
3.3 典型松弛过程重复性分析 | 第41-43页 |
3.4 压敏元件松弛过程阻抗模型 | 第43-46页 |
3.5 碳纳米管填充硅橡胶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 | 第46-50页 |
3.5.1 频率对压敏元件介电常数的影响 | 第46-48页 |
3.5.2 应力松弛阶段的介电常数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柔性压敏元件前置放大电路 | 第51-67页 |
4.1 本章引言 | 第51页 |
4.2 前置放大电路总体设计思想 | 第51页 |
4.3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51-52页 |
4.4 前置放大模拟电路设计 | 第52-58页 |
4.4.1 交流信号产生电路 | 第52-53页 |
4.4.2 滤波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4.4.3 信号放大电路 | 第54页 |
4.4.4 核心接口电路 | 第54-56页 |
4.4.5 差分放大电路 | 第56-57页 |
4.4.6 交直流转化电路 | 第57-58页 |
4.4.7 电压跟随电路 | 第58页 |
4.5 数字电路设计 | 第58-62页 |
4.5.1 MSP430F149单片机 | 第59页 |
4.5.2 AD转换介绍 | 第59-60页 |
4.5.3 通信电路 | 第60-62页 |
4.6 上位机界面系统 | 第62-66页 |
4.6.1 通讯接口配置程序 | 第63-64页 |
4.6.2 上位机界面滤波程序 | 第64-65页 |
4.6.3 数据的显示及保存 | 第65-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应力转换方法研究 | 第67-79页 |
5.1 本章引言 | 第67页 |
5.2 压缩过程中阻抗与应力、应变的关系 | 第67-71页 |
5.2.1 载荷阶段阻抗与应力、应变的关系 | 第67-69页 |
5.2.2 松弛阶段阻抗与应力的关系 | 第69-71页 |
5.3 应力转化思想 | 第71-76页 |
5.3.1 压缩应力转折点判断算法 | 第71-73页 |
5.3.2 压缩应力松弛阶段测试结果分析 | 第73-75页 |
5.3.3 压缩应力监测误差分析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9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