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需求响应通信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 第2章 自动需求响应通信现状分析 | 第13-22页 |
| 2.1 智能电网通信基础设施 | 第13-16页 |
| 2.1.1 家庭局域网 | 第14页 |
| 2.1.2 邻域网 | 第14-15页 |
| 2.1.3 广域网 | 第15页 |
| 2.1.4 企业网 | 第15页 |
| 2.1.5 外部网 | 第15-16页 |
| 2.2 相关通信标准 | 第16-21页 |
| 2.2.1 能源互操作 | 第16-17页 |
| 2.2.2 HTTP | 第17-20页 |
| 2.2.3 XMPP | 第20-21页 |
| 2.3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 第3章 自动需求响应系统研究 | 第22-31页 |
| 3.1 自动需求响应系统架构 | 第22-24页 |
| 3.1.1 自动需求响应系统参与者结构关系 | 第22-23页 |
| 3.1.2 自动需求响应系统架构 | 第23-24页 |
| 3.2 自动需求响应系统互操作架构 | 第24-30页 |
| 3.2.1 系统业务层 | 第25-26页 |
| 3.2.2 系统功能层 | 第26-28页 |
| 3.2.3 系统信息层 | 第28-29页 |
| 3.2.4 系统通信层 | 第29-30页 |
| 3.2.5 系统组件层 | 第3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自动需求响应系统通信层设计 | 第31-44页 |
| 4.1 自动需求响应通信方式 | 第31-32页 |
| 4.2 自动需求响应消息结构 | 第32-33页 |
| 4.3 自动需求响应通信服务 | 第33-43页 |
| 4.3.1 事件服务 | 第33-35页 |
| 4.3.2 报告服务 | 第35-37页 |
| 4.3.3 注册服务 | 第37-40页 |
| 4.3.4 选择服务 | 第40-41页 |
| 4.3.5 轮询服务 | 第41-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自动需求响应通信层映射研究 | 第44-52页 |
| 5.1 自动需求响应服务到XMPP的映射模式 | 第44-48页 |
| 5.1.1 交易请求/应答模式 | 第45页 |
| 5.1.2 查询请求/应答模式 | 第45-46页 |
| 5.1.3 发布/订阅模式 | 第46-47页 |
| 5.1.4 轮询模式 | 第47-48页 |
| 5.2 自动需求响应服务到XMPP的映射实现 | 第48-51页 |
| 5.2.1 事件描述 | 第48-49页 |
| 5.2.2 环境搭建 | 第49-50页 |
| 5.2.3 实现过程 | 第50-51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