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13-1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3-15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4页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4页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第14页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第14-15页 |
1.7 临床研究退出与终止 | 第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2.1 试验设计方案 | 第15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5-16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7页 |
2.5 不良反应监测 | 第17-18页 |
2.6 随访 | 第18页 |
2.7 结果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18页 |
2.8 观察、记录、总结的有关要求 | 第18-19页 |
结果 | 第19-26页 |
1 基本资料 | 第19-20页 |
2 临床疗效的比较与分析 | 第20-24页 |
3 脱落病例分析 | 第24页 |
4 不良反应的观察 | 第24-26页 |
理论探讨 | 第26-38页 |
1 祖国医学研究 | 第26-30页 |
1.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26-27页 |
1.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 | 第27-30页 |
2 现代医学研究 | 第30-32页 |
2.1 病因病机研究 | 第30-31页 |
2.2 治疗进展 | 第31-32页 |
3 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4 导师学术思想探讨 | 第33-34页 |
5 枳术荣胃颗粒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34-38页 |
5.1 方药组成及方义 | 第34页 |
5.2 方药组成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4-36页 |
5.3 枳术荣胃颗粒可能的作用机制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 第45-59页 |
附1 枳术荣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浆的MOT、CAS、PG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研究观察记表 | 第45-48页 |
附2 文献综述 | 第4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3 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