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阿穆尔州与中国黑龙江省边境贸易合作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双方边境贸易的现实基础 | 第17-24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黑龙江省与阿穆尔州两地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2.2.1 黑龙江省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2.2.2 阿穆尔州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2.3 开展边境贸易有利条件分析 | 第19-21页 |
2.3.1 自然条件优势 | 第19-20页 |
2.3.2 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 第20页 |
2.3.3 经济结构互补性强 | 第20-21页 |
2.4 开展边境贸易效应分析 | 第21-23页 |
2.4.1 优化经济结构与实现优势互补 | 第21-22页 |
2.4.2 维护边境安全与增强政治互信 | 第22页 |
2.4.3 缓解劳动力外流与保障人才供应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双方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分析 | 第24-29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贸易商品结构单一 | 第24-25页 |
3.3 投资带动作用不足 | 第25-26页 |
3.4 合作优势未能充分显现 | 第26-27页 |
3.5 双方合作地域范围小 | 第27-2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双方边境贸易问题原因分析 | 第29-37页 |
4.1 引言 | 第29页 |
4.2 阿穆尔州方面原因分析 | 第29-32页 |
4.2.1 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滞后 | 第29页 |
4.2.2 贸易壁垒的存在 | 第29-30页 |
4.2.3 贸易环境与政策复杂 | 第30-31页 |
4.2.4 地缘政治原因 | 第31-32页 |
4.3 黑龙江省方面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4.3.1 边境贸易结算滞后 | 第32页 |
4.3.2 中国边贸制度不健全 | 第32-33页 |
4.3.3 企业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34页 |
4.4 黑阿双方共同原因 | 第34-36页 |
4.4.1 边境贸易法律存在差异 | 第34-35页 |
4.4.2 企业观念陈旧经营机制不灵活 | 第35页 |
4.4.3 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 第35-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双方边境贸易发展对策 | 第37-45页 |
5.1 引言 | 第37页 |
5.2 阿穆尔州方面对策 | 第37-39页 |
5.2.1 完善边境贸易服务体系建设 | 第37-38页 |
5.2.2 落实边境贸易政策与资金支持 | 第38页 |
5.2.3 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发展 | 第38-39页 |
5.2.4 加强政治互信与民间交流 | 第39页 |
5.3 黑龙江省方面对策 | 第39-42页 |
5.3.1 建立边境贸易结算中心 | 第39-40页 |
5.3.2 完善边境贸易发展制度 | 第40-41页 |
5.3.3 转变企业发展观念 | 第41-42页 |
5.4 黑阿双方对策 | 第42-44页 |
5.4.1 完善仲裁协调机制 | 第42-43页 |
5.4.2 培育边境贸易企业 | 第43-44页 |
5.4.3 为合作提供资金支持 | 第4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