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玻璃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玻璃中Ba2LnF7(Ln=Y,La)纳米晶结构对上转换发光性质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稀土离子的光谱性质第12-16页
        1.2.1 稀土元素简介第12页
        1.2.2 稀土元素电子层构型和稀土离子能级第12-14页
        1.2.3 稀土离子的能级跃迁和光谱特性第14-16页
    1.3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第16-20页
        1.3.1 激发态吸收(Excited-state absorption,ESA)第16-17页
        1.3.2 能量传递上转换(Energy Transfer Upconversion,ETU)第17-18页
        1.3.3 合作上转换(Cooperative upconversion,CU)第18-19页
        1.3.4 交叉弛豫(Cross relaxation,CR)第19页
        1.3.5 光子雪崩(Photon avalanche,PA)第19-20页
    1.4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1 稀土离子掺杂微晶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第21-22页
        1.4.2 目前微晶玻璃上转换存在的问题第22页
    1.5 本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1.5.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2-23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微晶玻璃的析晶特性及其制备与测试第24-30页
    2.1 实验所用的设备、试剂及原料第24-26页
        2.1.1 实验用原材料第24-25页
        2.1.2 制备方法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7页
    2.3 实验测试及表征第27-30页
        2.3.1 差热分析第27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27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7-28页
        2.3.4 光谱性能测试第28页
        2.3.5 色坐标第28-29页
        2.3.6 荧光寿命测试第29-30页
第三章 碱土金属Li~+离子对Ho~(3+)-Yb~(3+)氟氧化物微晶玻璃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第30-40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3.2.1 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研究第30-31页
        3.2.2 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分析第31-36页
        3.2.3 光谱分析第36-39页
    3.3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晶体结构转变对Tb~(3+)-Yb~(3+)共掺氟氧微晶玻璃合作上转换发光的影响第40-54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1-53页
        4.2.1 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研究第41-43页
        4.2.2 微晶玻璃微观结构的分析第43-46页
        4.2.3 结构转变对Tb~(3+)/Yb~(3+)共掺上转换发光的研究第46-47页
        4.2.4 Tb~(3+)/Yb~(3+)共掺微晶玻璃晶体微观结构性质的研究第47-49页
        4.2.5 结构转变过程中晶体结构的研究第49-53页
    4.3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晶体结构转变对Er~(3+)-Yb~(3+)共掺上转换发光的研究第54-66页
    5.1 引言第5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4-65页
        5.2.1 微晶玻璃的析晶行为研究第54-55页
        5.2.2 微晶玻璃中析出微晶的结构物相分析第55-57页
        5.2.3 晶体结构转变对Er~(3+)/Yb~(3+)共掺上转换发光的研究第57-58页
        5.2.4 Er~(3+)/Yb~(3+)共掺微晶玻璃中析出微晶形貌的研究第58-60页
        5.2.5 结构转变过程中对Er~(3+)的荧光衰减寿命的研究第60-61页
        5.2.6 晶体微观结构对上转换发光颜色可调的机理研究第61-65页
    5.3 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论文的创新点第66-67页
    6.3 实验中存在的不足第67页
    6.4 以后的研究方向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附录A: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奖励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业硅生产中的还原剂配比研究
下一篇:高效钴基析氧电催化剂的可控构筑及性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