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2.1 土壤有机质及其在土壤碳循环中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2.1.1 土壤有机质 | 第15页 |
2.1.2 土壤有机质在土壤碳循环中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2.2 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6-22页 |
2.2.1 分子生物标志物 | 第16-18页 |
2.2.2 分分子生物标志物示踪土壤有机质的参数指标 | 第18-19页 |
2.2.3 分子生物标志物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2.3 植被类型和耕作活动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1 植被类型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 第22页 |
2.3.2 耕作活动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 酸处理的必要性及矿物对有机质信息的干扰 | 第23-25页 |
2.4.1 酸处理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4.2 矿物对有机质信息的干扰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25页 |
3.2 生物标志物的提取 | 第25-26页 |
3.2.1 有机溶剂连续萃取法 | 第25-26页 |
3.2.2 CuO氧化水解法 | 第26页 |
3.2.3 衍生化 | 第26页 |
3.3 样品去矿处理 | 第26-27页 |
3.3.1 酸处理 | 第26-27页 |
3.3.2 酸处理后溶液的手机、处理及检测 | 第27页 |
3.4 样品表征 | 第27-28页 |
3.4.1 元素分析 | 第27页 |
3.4.2 总有机碳(TOC)分析 | 第27-28页 |
3.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8页 |
3.4.4 生物标志物定性定量分析 | 第28页 |
3.5 数据处理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酸处理前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降解分析 | 第29-34页 |
4.1 游离态脂 | 第29-33页 |
4.2 CuO氧化木质素产物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分析比较酸处理前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降解 | 第34-46页 |
5.1 酸处理后土壤性质表征 | 第34-38页 |
5.2 矿物对脂质生物标志物信息的干扰 | 第38-43页 |
5.3 脂质生物标志物信息受耕种的影响 | 第43-4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第46-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46-4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