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6-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6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7页 |
·与本课题相关文献及研究现状 | 第7-8页 |
2 陶瓷绘画与中国传统书画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陶瓷绘画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中国传统书画概念的界定 | 第9-11页 |
3 陶瓷绘画艺术与传统书画艺术的流变 | 第11-29页 |
·书画之源-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 第11-13页 |
·酝酿时期-先秦至五代的书画和陶瓷绘画艺术 | 第13-16页 |
·釉下彩的出现-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艺术 | 第16-19页 |
·陶瓷绘画的发展时期—宋辽金元磁州窑系陶瓷绘画艺术 | 第19-22页 |
·磁州窑陶瓷绘画在内容和表现上与传统书画在的一致性 | 第20-22页 |
·磁州窑陶瓷绘画风格体现了陶瓷绘画发展过程中绘画性的提高 | 第22页 |
·陶瓷绘画与传统书画的完美结合时期-元代青花的辉煌 | 第22-25页 |
·元代文人画的发展对青花风格的确立起重要作用 | 第22-23页 |
·传统书画艺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贴近陶瓷 | 第23-25页 |
·明清两代的陶瓷绘画与书画艺术 | 第25-29页 |
·明代陶瓷绘画的古典追求和文人气息 | 第25-26页 |
·“浅绛彩”-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瓷上表现 | 第26-29页 |
4 传统书画美学与陶瓷绘画的美学命题对照 | 第29-34页 |
·传统书画与陶瓷绘画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 第29-30页 |
·传统书画与陶瓷绘画色彩美学观的对照 | 第30-32页 |
·以“水墨”为代表传统书画色彩美学观 | 第30-32页 |
·以青花为代表的陶瓷绘画色彩美学观 | 第32页 |
·传统书画艺术与陶瓷绘画造型观的对照 | 第32-34页 |
·气韵生动的根本审美标准 | 第32-33页 |
·笔墨线条的抽象性 | 第33页 |
·意境追求的主客观统一 | 第33-34页 |
5 陶瓷绘画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是中国艺术的共同追求 | 第34-36页 |
6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