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神经系肿瘤论文

RIP1和RIP3在紫草素诱导胶质瘤细胞糖酵解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英文缩写词第17-19页
第1章 绪论第19-2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1-35页
    2.1 胶质瘤的治疗现状第21-23页
        2.1.1 手术治疗第21页
        2.1.2 放射治疗第21-22页
        2.1.3 化学治疗第22页
        2.1.4 其他治疗方法第22-23页
    2.2 程序性坏死第23-26页
    2.3 RIP1和RIP3第26-28页
    2.4 ROS与H2O2第28-30页
    2.5 糖酵解障碍第30-33页
    2.6 紫草素的研究现状第33-35页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59页
    3.1 主要器材与试剂第35-37页
        3.1.1 主要实验器材第35-36页
        3.1.2 主要实验试剂第36-37页
    3.2 细胞系及其培养裸鼠饲养第37-38页
    3.3 实验液体及配制方法第38-39页
    3.4 细胞复苏、传代及冻存第39-40页
    3.5 实验技术第40-59页
        3.5.1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法)测细胞死亡率第40-41页
        3.5.2 Hoechst及PI染色观察胶质瘤细胞形态学变化第41页
        3.5.3 流式细胞术测细胞死亡方式及死亡率第41-43页
        3.5.4 免疫共沉淀法测胶质瘤细胞中RIP1和RIP3的相互作用第43页
        3.5.5 细胞内ROS检测第43-45页
        3.5.6 BALB/C裸鼠移植瘤模型试验第45-46页
        3.5.7 细胞及裸鼠肿瘤组织内H2O2含量测定第46-47页
        3.5.8 DTNB-GSSH检测法测胶质瘤细胞及裸鼠移植瘤中GSH含量的变化第47-48页
        3.5.9 siRNA沉默RIP1、RIP3基因第48-49页
        3.5.10 Western Blot法测细胞及组织内蛋白变化第49-54页
        3.5.11 细胞内及裸鼠移植瘤内葡萄糖6磷酸测定第54-55页
        3.5.12 细胞内及裸鼠移植瘤内丙酮酸含量的测定。第55-57页
        3.5.13 胶质瘤细胞及裸鼠移植瘤组织内ATP含量测定第57页
        3.5.14 胶质瘤细胞及裸鼠移植瘤组织内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第57-58页
        3.5.15 统计学分析第58-59页
第4章 实验结果第59-85页
    4.1 紫草素诱导胶质瘤细胞的死亡第59-61页
        4.1.1 LDH法检测shikonin浓度梯度对C6、SHG-44、U87、U251胶质瘤细胞毒性作用第59页
        4.1.2 流式细胞学及PI、Hoechst染色提示紫草素诱导的细胞死亡是坏死而不是凋亡第59-61页
    4.2 RIP1、RIP3参与调控紫草素诱导的胶质瘤细胞死亡第61-64页
        4.2.1 胶质瘤细胞在紫草素作用下RIP1、RIP3表达上调并呈浓度依赖性。第61页
        4.2.2 紫草素促进了SHG44、U251细胞中RIP1、RIP3的相互作用第61-62页
        4.2.3 RIP1抑制剂和RIP3抑制剂可降低紫草素引起的胶质瘤细胞死亡率第62-64页
    4.3 RIP1、RIP3在紫草素诱导的胶质瘤细胞糖酵解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第64-73页
        4.3.1 紫草素抑制了胶质瘤细胞的糖酵解第64-66页
        4.3.2 RIP1和RIP3调控了紫草素诱导的胶质瘤细胞糖酵解障碍第66-69页
        4.3.3 RIP1和RIP3调控了紫草素诱导的胶质瘤细胞HK II和PKM2蛋白水平的变化第69-70页
        4.3.4 RIP1和RIP3通过消耗GSH提高了H2O2的积聚水平第70-73页
    4.4 H2O2促进了紫草素诱导的胶质瘤细胞糖酵解障碍第73-78页
        4.4.1 紫草素诱导胶质瘤细胞中ROS的产生及H2O2的积聚第73-76页
        4.4.2 外源性H2O2在胶质瘤细胞糖酵解障碍中的作用第76-78页
    4.5 体内条件下紫草素对糖酵解的抑制第78-80页
    4.6 丙酮酸消耗促进了紫草素诱导的胶质瘤细胞H2O2积聚和死亡第80-85页
第5章 讨论第85-89页
第6章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1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ncRNA NONHSAT096867通过IL-8和Bax调控辐射诱导的宫颈癌Siha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研究
下一篇:靶向CD44和EpCAM的双特异性核酸适体对卵巢癌抑制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