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Ada-boost和SVM的多源目标融合跟踪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目标跟踪研究状况第9-10页
        1.2.2 多源目标融合跟踪现状第10-12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2-14页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2页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目标跟踪理论基础第14-24页
    2.1 目标跟踪的基本流程第14-17页
        2.1.1 特征提取第14-16页
        2.1.2 目标模型第16-17页
        2.1.3 搜索机制第17页
        2.1.4 目标模型更新第17页
    2.2 均值漂移理论第17-20页
        2.2.1 目标模型第18页
        2.2.2 候选模型第18页
        2.2.3 相似性函数第18-19页
        2.2.4 目标定位第19-20页
    2.3 支持向量机第20-23页
        2.3.1 最大间隔分类器第20页
        2.3.2 最优分超平面第20-22页
        2.3.3 SVM核函数第22页
        2.3.4 支持向量机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第22-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基于Ada-boost置信图的多源目标融合跟踪算法第24-38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融合置信图框架的多源目标跟踪第25-31页
        3.2.1 置信图生成第25页
        3.2.2 Ada-boost算法第25-27页
        3.2.3 Ada-boost置信图生成第27-28页
        3.2.4 红外与可见光目标模型第28-29页
        3.2.5 红外与可见光的候选目标模型第29页
        3.2.6 相似性度量第29-30页
        3.2.7 目标位移公式推导第30页
        3.2.8 算法的实现第30-31页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1-37页
        3.3.1 融合与非融合的比较第31-32页
        3.3.2 与其他跟踪器比较第32-36页
        3.3.3 定量比较第36-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基于PCA-Struck的多源目标融合跟踪算法第38-53页
    4.1 引言第38页
    4.2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第38-40页
        4.2.1 基于加权平均的图像融合第38-39页
        4.2.2 基于PCA融合算法第39-40页
    4.3 基于Struck融合跟踪算法第40-45页
        4.3.1 目标表示模型第41-42页
        4.3.2 目标定位第42页
        4.3.3 结构化输出SVM第42-44页
        4.3.4 在线学习更新第44-45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52页
        4.4.1 融合与非融合的比较第46-47页
        4.4.2 与TIVA跟踪器比较第47-48页
        4.4.3 与其他跟踪器比较第48-51页
        4.4.4 定量比较第51-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5.1 本文总结第53页
    5.2 研究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其他获奖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关键点检测和人脸属性分析
下一篇:CT在小动物临床的初步应用研究及常见疾病影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