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2-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3-16页 |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 1.2.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 2 文献回顾 | 第18-31页 |
| 2.1 关于商业信用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18-25页 |
| 2.1.1 商业信用存在的动因研究 | 第18-22页 |
| 2.1.2 商业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5页 |
| 2.2 经济波动与商业信用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25-27页 |
| 2.2.1 经济波动的划分及其特征 | 第25-26页 |
| 2.2.2 经济波动与商业信用 | 第26-27页 |
| 2.3 行业周期性与商业信用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27-28页 |
| 2.3.1 行业周期性的划分及其特征 | 第27页 |
| 2.3.2 行业周期性与商业信用 | 第27-28页 |
| 2.4 流动性风险与商业信用的相关文献研究 | 第28-29页 |
| 2.4.1 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及衡量方法 | 第28-29页 |
| 2.4.2 流动性风险与商业信用 | 第29页 |
| 2.5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9-31页 |
| 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第31-34页 |
| 3.1 最优商业信用供给的存在及其动态调整机理 | 第31-32页 |
| 3.2 经济波动与商业信用供给的动态调整机理 | 第32页 |
| 3.3 行业周期性与商业信用供给的动态调整机理 | 第32-33页 |
| 3.4 流动性风险与商业信用供给的动态调整机理 | 第33-34页 |
| 4 实证研究总体设计 | 第34-40页 |
| 4.1 商业信用供给的动态调整模型设定 | 第34-35页 |
| 4.2 变量指标的选取 | 第35-38页 |
| 4.2.1 商业信用供给 | 第35页 |
| 4.2.2 经济波动 | 第35-36页 |
| 4.2.3 行业周期性 | 第36页 |
| 4.2.4 流动性风险 | 第36-37页 |
| 4.2.5 其他解释变量 | 第37-38页 |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0-58页 |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 5.1.1 商业信用供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 5.1.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3页 |
| 5.2 相关性分析 | 第43-44页 |
| 5.3 回归分析与结果解读 | 第44-52页 |
| 5.3.1 最优商业信用供给的存在及其动态调整 | 第44-46页 |
| 5.3.2 经济周期、流动性风险与商业信用供给的动态调整 | 第46-49页 |
| 5.3.3 行业周期性、流动性风险与商业信用供给的动态调整 | 第49-52页 |
| 5.4 稳健性检验 | 第52-5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8-60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 6.2 研究建议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