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区块链技术及其带来的金融市场颠覆式变革 | 第13-18页 |
(一) 何为区块链技术 | 第13-16页 |
1. 区块链技术源起:比特币 | 第13-14页 |
2. 区块链技术的内涵与核心 | 第14-15页 |
3.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局限 | 第15-16页 |
(二) 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金融市场颠覆式变革 | 第16-18页 |
1. 技术背书颠覆信用管理方式 | 第16-17页 |
2. 智能合约优化交易执行 | 第17-18页 |
二、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现实逻辑与发展困境 | 第18-24页 |
(一)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现实逻辑:管制主义 | 第18-21页 |
1. 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18-19页 |
2. 基于管制的信任对基于信誉的信任的替代 | 第19-20页 |
3. “重股轻债”思想对信用风险的回避 | 第20-21页 |
(二) 管制主义下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困境 | 第21-24页 |
1. 交易所市场发行门槛与成本高昂 | 第21-22页 |
2. 二分债券市场引起的发展不均衡 | 第22页 |
3. 信用风险管理缺失引起的刚性兑付及其落空 | 第22-24页 |
三、区块链技术与公司债券发行制度应有逻辑的契合 | 第24-33页 |
(一) 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应有逻辑:商事信用的回归与评价 | 第24-29页 |
1. 商事信用的概念起源与更新 | 第24-25页 |
2.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管理与商事信用的动态评价 | 第25-27页 |
3. 商事信用动态评价之关键:信息披露与信息处理 | 第27-29页 |
(二) 区块链技术与商事信用动态评价 | 第29-33页 |
1. 中心化信用管理向去中心化信用管理转变 | 第29-30页 |
2. 区块链技术下信息披露机制的优化 | 第30-31页 |
3. 区块链技术下发行成本与发行效率的优化 | 第31-33页 |
四、区块链技术下公司债券发行面临的新风险 | 第33-37页 |
(一) 债券智能合约及其引起的实时欺诈 | 第33-35页 |
(二) 开放式系统对反洗钱机制的冲击 | 第35-36页 |
(三) 去中心化结构带来的投资者保护难题 | 第36-37页 |
五、区块链技术下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发展方向 | 第37-42页 |
(一) 技术规则与法律规则的协同共治 | 第37-38页 |
(二) 发行市场与监管规则的统一 | 第38-39页 |
(三) 基于管制、信誉以及代码之信任的互补 | 第39-40页 |
(四) 发行准入与投资准入的合理协调 | 第40-42页 |
六、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