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4页 |
1.1.1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 | 第9页 |
1.1.2 面成型光固化技术 | 第9-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面成型技术树脂温度与液位控制的国内外研宄现状 | 第14-20页 |
1.2.1 面成型树脂温度加热控制的研宄现状 | 第14-17页 |
1.2.2 面成型树脂液位控制的研宄现状 | 第17-2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2 影响面成型光固化制件精度因素分析 | 第23-45页 |
2.1 光固化成型机理 | 第23-27页 |
2.1.1 光敏树脂的组成 | 第23-24页 |
2.1.2 光敏树脂固化特性 | 第24页 |
2.1.3 光敏树脂的粘度 | 第24-26页 |
2.1.4 树脂固化过程中的收缩变形 | 第26-27页 |
2.2 固化层受力分析 | 第27-28页 |
2.3 形成制造精度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2.3.1 数据处理误差 | 第29-30页 |
2.3.2 成型过程误差 | 第30-31页 |
2.3.3 后处理误差 | 第31页 |
2.4 树脂温度对成型精度的影响 | 第31-38页 |
2.4.1 变形问题 | 第31-33页 |
2.4.2 温度的直接影响 | 第33页 |
2.4.3 温度挠度方程 | 第33-35页 |
2.4.4 温差的直接影响 | 第35-37页 |
2.4.5 提高成型精度措施 | 第37-38页 |
2.5 树脂液位变化对成型精度的影响 | 第38-44页 |
2.5.1 树脂液位控制必要性 | 第38-39页 |
2.5.2 引起树脂液位波动的主要原因 | 第39-43页 |
2.5.3 树脂液位波动对制件过程的影响 | 第43-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面成型树脂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第45-65页 |
3.1 树脂加热方式的选择 | 第45-48页 |
3.2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第48页 |
3.3 主控模块器件选型及设计 | 第48-55页 |
3.3.1 单片机主控芯片介绍 | 第48-50页 |
3.3.2 主控模块设计 | 第50-51页 |
3.3.3 温度测量模块 | 第51-54页 |
3.3.4 温度显示模块 | 第54-55页 |
3.3.5 按键设置温度 | 第55页 |
3.4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5-59页 |
3.4.1 主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3.4.2 温度测量子程序设计 | 第56-59页 |
3.5 LabVIEW仿真温度曲线 | 第59-60页 |
3.6 PID参数整定 | 第60-64页 |
3.7 温度控制实物图 | 第64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面成型树脂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 第65-75页 |
4.1 树脂液位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65页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第65-69页 |
4.2.1 Arduino主控板 | 第65-66页 |
4.2.2 蠕动泵 | 第66-67页 |
4.2.3 ZD-6209驱动器 | 第67-68页 |
4.2.4 驱动器电源 | 第68页 |
4.2.5 液位测量模块 | 第68-69页 |
4.2.6 步进电机驱动 | 第69页 |
4.3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9-71页 |
4.3.1 主程序设计 | 第69-71页 |
4.3.2 液位测量子程序设计 | 第71页 |
4.4 PWM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实验 | 第71-73页 |
4.5 实物展示 | 第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制件验证 | 第75-80页 |
5.1 制件过程 | 第75-77页 |
5.1.1 三维模型建立 | 第75页 |
5.1.2 将模型读入切片软件 | 第75-76页 |
5.1.3 模型切片生成BMP位图 | 第76页 |
5.1.4 设置工艺参数 | 第76-77页 |
5.1.5 打印制件 | 第77页 |
5.1.6 完成样件打印 | 第77页 |
5.2 制件验证 | 第77-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1页 |
6.1 结论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1 | 第85-87页 |
附录2 | 第87-98页 |